【本報台北訊】選系過時了?多所國立大學搶辦不分系且受歡迎,成功大學不分系最低錄取分數僅次該校電機、資工系,東華大學大一不分系一成立就躍升該校熱門科系。甫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將大一大二不分系獨立成學院,讓學生先練基礎研究功力,大三後再選系。中正大學也向教育部爭取設全校不分系,培養未來領導人。
陽明交通大學大一大二不分系系主任林照雄指出,陽明合校前就設此系,讓學生在大一、大二奠基基礎研究和資訊能力,並培養跨領域思維,大三起分流到畢業後能考臨床證照的科系。如今陽明與交大合校,此系規畫開放大三生分流到更多科系,除原本八個臨床證照科系,有望再納入電子物理系、應用化學系和生物科技系,讓學生跨足更多領域。
延攬業師 讓學生早接軌業界
中正大學正向教育部申請增設大一到大四不分系,每年收三十六名新生,最快一一一學年掛牌,透過特殊選才和個人申請兩管道,招收首屆一○八課綱高中生。該校校長馮展華表示,大學階段是培養領導人的最好時機,中正大學不分系的目標是培養領導和創新人才,掛牌後將由三個不同專業領域的副校長領軍擔任系主任,為學生規畫合適課程,為他們延攬一對一教學的業師,讓學生及早接軌業界。
馮展華說,跨領域學習已成趨勢,校內不少學院陸續討論增設不分系學制,但各學院各玩各的,「學生跨得不夠遠」,修課範圍仍受限。校方為此另設不分系,並列為校級單位,此系學生的選課、執行專題等學習資源,都將動員全校的力量來提供。
助找志向 聚焦培養創意思考
無獨有偶,東華大學設「大一不分系」邁入第二年,正向教育部申請一一一學年起改為大一到大四不分系。該校教務長林信鋒說,教務處曾調查該系學生想法,有學生認為自己選不分系的原因是興趣廣泛,但該系大二就要分流,學生仍得選定一系,有失不分系的意義。另外,不分系學生大二後分流到各系,部分學生感慨同儕被拆散,又得重新適應新環境。
林信鋒說,校方為擴大他們的跨領域學習空間,近期已在校務會議拍板通過,擬爭取改成四年不分系,並聚焦培養學生的創意思考、溝通表達、人文關懷等特質。
台灣大學也規畫一一一學年成立不分系學制「空白學程」,副教務長詹魁元表示,此學程擬以轉系方式招收校內升大二生,轉系門檻會比原本低,申請學生需說明想學什麼,或佐證想學的專長橫跨多領域,不能只因「想逃離原科系」而轉。
詹魁元說,台大統計發現校內近四成學生生涯目標不明,即便在學期間找到志向,但因台大轉系門檻高,熱門科系名額少,導致轉系困難,盼空白學程化解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