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護國岩。圖/洪少霖
中國福建泉州地界多丘陵,多石山,存在眾多修行者修行,或民眾供神、供佛的洞穴、洞府。如南安九日山的雪峰寺,曾有修行者於洞穴中長年居住,日僅一食;南安官橋五塔岩、石室岩、一片寺、小身洞及惠安紫山一片瓦寺、安溪龍涓護國岩、南安柳城開化洞等皆有洞府供奉神、佛,現今其內大多有佛、道修行者居住。
巧奪天工的自然環境與修行相結合,更具有領悟天地之道的基礎與環境,也更能激起信眾內心虔誠之情,且顯得神祕、古樸與幽然。
無等岩
南安九日山中有岩石,名為「無等岩」,其上有「泉南佛國」四字,石下有一古洞。唐代曾住過一位無等禪師,在古洞內靜坐了四十四年,九十九歲圓寂。無等禪師常以山中野果為食,山下延福寺住持每隔一段時間會派人送清淡食物供他食用,泉州刺史盧仝白三請禪師下山皆未能如願。千年時光遠去,今古洞已縮小,不再如前。
護國岩
安溪龍涓內竈村有一烏石山,其山頂坐落「護國岩」,岩內千年石室兩窟,原名「烏石岩」,又名「甘露室」。
相傳宋高宗趙構逃難時,曾隱居於此,並在當地納賢,三年後復國登基,值南宋建炎四年(一一三○),便將石室所在地命名為「護國岩」。護國岩兩石室經石門隔開,面積約八十平方公尺,海拔約一○○四公尺。室內有「仙泉」和「漏米洞」,刻字「寶祐丙辰(一二五六)六月建造內殿」,主祀「定光佛」。洞外附近有「石蛙」、「風動石」等奇石。
開化洞
開化洞,位於南安榕橋鵝眼山,石下洞內可容數十人,內供佛像。洞外有釋迦牟尼佛石像,雕刻於南宋慶元年間(一一九五─一二○○)。開化洞,又名「石佛洞」、「飛鵝洞」,一洞三名。據說,從對面山坡遙望開化洞所在的山脈,如同一隻橫臥的鵝,石佛正好位於鵝眼位置。
佛像高五公尺,左手持「無畏印」,右手施「與願印」。過去,一些學生在考試前常去擲錢幣。傳說,只要把錢幣擲到佛像左手上,所求必定能如願。許多學生由此了遂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