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千年古榕與詩宗

文與圖/洪少霖 |2016.11.21
1798觀看次
字級
唐大學士韓偓親手種植的古榕。 圖/洪少霖
福建南安豐州韓偓墓。 圖/洪少霖

文與圖/洪少霖
晚唐著名詩人、唐昭宗時官至兵部侍郎的唐代大學士韓偓,據傳西元九○五~九二三年間,在福建南安豐州環山杏田自然村親手種下了一棵榕樹。

一千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原本那棵榕樹被雷電擊倒,而後於數百年前它重新發芽,如今已枝繁葉茂,其樹身離地面兩公尺高度分叉為二,腰身處長著鐵芒葚,有如一片片雲彩停留於半空。其根部槃根錯節,像是紛紜人間;高處錯落有致,高聳漫漫,彷彿視歷史如煙雲。

離古榕約三百公尺外,位於葵山之陽,即是韓偓墓地。一九三三年,弘一大師拜謁其墓,從廈門南普陀請來僧人在墓前做法會,並讓弟子為其寫書做傳。

後來,泉州最後一名進士、民國著名書法家吳桂生(名吳增,號古豐州人,一八六八~一九四五年),於一九三六年華僑黃仲訓募八百金修葺此墓。

該墓占地面積約三百五十平方公尺,坐東向西。墓丘平面呈「風」字形,封土高兩公尺左右,龜背形墓頂前立有墓碑,高一點七公尺、寬零點八公尺,上刻楷書「唐學士韓偓墓」;墓前存留有石翁仲、石羊各兩對、石虎一對,造型為五代風格。

韓偓,京兆萬年縣(今陝西西安樊川,西元八四四~九二三年)人,史料記載,韓偓在十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為「雛鳳清於老鳳聲」。

龍紀元年(八八九年),韓偓中進士,初於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他於唐末,因避禍而攜族人入閩,於南安豐州定居,曾追隨開閩王王審知,因發現王有謀反之意,後選擇隱居於南安豐州九日山與葵山等地。

韓偓性喜山水,他擇葵山(又名黃旗山)的報恩寺旁修建了房舍,為其族人定居之地,時稱「韓寓」,現為豐州鎮環山行政村杏田自然村。傳說,「杏田」這個名字為韓偓所起,他種植杏樹,開墾農田,修建水塘(今杏塘),仿效陶淵明式隱居。

在那裡,韓偓下地耕種、上山砍柴,自號「玉山樵人」,並自稱「已分病身拋印綬,不嫌門巷似漁樵」,過起了退隱生活。

韓偓一生才華橫溢,被世人尊為「一代詩宗」,其詩作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為被貶謫前、中期為貶謫之後入閩之前、晚期為入閩後在南安豐州定居時。

在環山,片片松林清幽雅致,山林與環山村的十三處自然村落相互映襯;水流與瀑布點綴其間,泉湧古道穿越古蹟遍布的環山,在一千多年的時光裡,民族英雄鄭成功去過、馬可.波羅去過、施琅將軍去過、弘一大師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也去過……古蹟遺留,古榕仍在,顯現歲月安然。

訪古探幽,穿梭時光,慕一代詩宗與詩意為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