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 日子的形狀

文╱陳冠穎 |2021.01.29
933觀看次
字級

文╱陳冠穎

好久沒有看見大紅大金的傳統日曆。撕下的紙薄透可喜,可以畫些閃閃發亮的小圖,摺起來當作卡片,送給在台北工作的爸媽;也可以撕成碎屑裝進玩具飯鍋,等堂姊下課回來陪我扮家家。那時,日子是這樣浪擲遊戲的形狀。

近年,日曆也成時尚的文創小物,視覺新鮮,造型小巧,多元的主題包括卡通人物、書籍摘句、生活小語等,為現代生活裡每個無味的小日子都賦予意義。

想著2020如何值得期待,於是前年秋天買了本以植物為主題的日曆。素雅植物插畫搭配簡易介紹,還有輕巧而深刻的生活指南小語。我想著要每天替植物插畫著色,或許在後面寫點小日記。

現在抽屜變得有些難開啟,每日撕下的日曆盛裝在卡其色紙盒,堆疊厚厚的日子。許多時候都只是無心撕過,沒有心情為植物上色。有時心血來潮,連續幾天寫了些字,很快地不得不面對自己的空乏,留下「退縮」與「懶散」兩個詞,又是空白好幾日。

滑開手機頁面,Instagram有個「限時動態典藏」的功能,以月曆形式排列每則發過的限時動態。我從一月開始,翻閱這些繽紛的長方形,沒有什麼大事,只是想要被看見。那由影像接連拼湊,無意義的瑣碎言語,套上濾鏡的自我拍攝,或許更接近我的生活本身。

面對自己無話可說,卻如此渴望被世界看見,這是網路世代的通病嗎?但我還是買了下一年度的日曆。日子的形狀是水,自由流動於各種容器,那麼,無所謂形式,每一頁的撕與每一天的PO,都是生活的痕跡。

「把每一天過好,就能過好這一生。」

2020年1月1日的那紙日曆,這麼對我說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