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牛 漸從農村消失 文/Tori |2021.01.24 語音朗讀 96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耕牛曾是台灣農業耕作的主力,包辦不少勞力活,但隨著快速、價廉的耕耘機興起,耕牛幾無用武之地,尤其算出「牛耕比機器耕」成本還高,農民驅趕牛耕田的景象逐漸從農村消失…… 圖/楊喬 如今耕牛不再犁田,轉而為觀賞和教育功能。 圖/楊喬 水牛在田間耕作的畫面,已漸漸在台灣消失了。 圖/楊喬 圖/楊喬耕牛怕熱,夏天最愛滾泥塘。圖/楊喬 文/Tori很多人常以「水牛」象徵「台灣精神」,事實上,台灣已經有愈來愈多年輕一輩,不知道「水牛」長什麼樣子了。隨著牛年腳步近了,且來介紹這種曾經對台灣農業貢獻良多的美麗生物。在台灣人眼中,水牛也稱為「耕牛」。根據研究,台灣水牛的祖先有可能來自野生水牛(Bubalus arnee )(因為多棲息在亞洲,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水牛」),這是一種原產於印度、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地區的大型牛種。野生種體型更龐大原本生活在印度阿薩姆邦的野生水牛,比台灣水牛更大也更重,重量700~1200公斤,身長240~300公分,尾巴長60~100公分,肩部高度為150~190公分,總長度超過2公尺的牛角,往往也超過臉和身體的寬度。野生水牛的額頭上,通常長有一簇毛髮,耳朵比較小,牛尾的尖端具濃密毛髮,牛蹄大而張開,粗壯的體型讓四肢顯得粗短有力。牠們以scutch草和莎草為主食,但也吃水果、菜葉和樹皮,在印度據說牠們也吃水稻、甘蔗和黃麻,往往造成農家相當大的損失。因濫捕及棲地破碎,野生水牛數量極少。自1986年以來,亞洲水牛的總數量,估計只剩不到4000隻,其中成熟的個體甚至不足2500隻,所以已被列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意指「瀕危物種」)名單中了。亞洲多用於耕田負重台灣水牛是一種大型的偶蹄動物,也是早年亞洲農戶普遍馴養的牛種。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牛角粗大而扁,並向後方彎曲;皮厚、汗腺極不發達,天氣酷熱時,牠們就需要到溪河裡浸水散熱,所以俗稱水牛。水牛腿短蹄大,很適合水稻田的耕作活。在亞洲,水牛主要用來作為勞動力;在歐洲的義大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則被作為奶牛或食用牛,不過肉質較粗。至於台灣水牛的引進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台灣水牛為沼澤型水牛,除了1624年起,由荷蘭人從爪哇引進,現存水牛大多為先民自中國大陸所攜進。水牛也是唐山過台灣時值中國明朝末年與清朝初期之1630年間,朝廷鼓勵福建人民移住台灣,每人給銀3兩,3人給一隻牛,當時稱「一牛三金制」,這些由船隻載來的牛隻,便是後來的台灣水牛,成為台灣日後的農業生產主力,對台灣的農業提供無法比擬的貢獻,同時也成為移民刻苦耐勞的精神象徵。如今,雖然在鄉下農村的水田中,已很少見到牠們的身影了,但還記得童年時,南部老家的一處天公廟周圍,不是大片大片的甘蔗田就是鳳梨田,再遠一些,更有一大片水稻田,水牛不時穿梭其間,後面就跟隨著邊跳飛邊覓食的大群鷺鷥。那時,只要有機會坐上親戚家接送往訪的三輪車,路過看到正在認真低頭耕作的水牛時,總讓我看得發呆。如果幸運,我們也能獲得農夫的同意,坐上可以暫時歇息的黃昏牛車,一顛一顛地走在曠野中的水田小路,迎著風,也嗅著一路牛糞的味道,覺得欣喜無限。耕牛變少是共同趨勢偶然在天公廟附近的小溪裡,看見半身沒入水中、一身泥濘的水牛,那種泡在水中放鬆舒暢的感覺,似乎連小小心靈都能感同身受。而水牛憨厚敦樸的外型,偶爾也會出現在老家小鎮的街頭,襯著三輪車與腳踏車的街道背景與氛圍,知足與滿足,不言而喻。事實上,水牛正從農村中消失,台灣似乎不是孤例。據我見到的資料,以產稻米聞名的泰國,農人也因逐漸利用機器耕種,加上該國飲食習慣逐漸改變,以致水牛數量大幅減少,從1980年代大約600萬頭,減少至目前的130萬頭,水牛一樣面臨絕種危機。如果真的有朝一日,台灣水牛從農村田地上消失了,人們還會回憶緬懷起牠們嗎?說不定子孫未來真的只能去網路上搜索圖片了。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 米漿 先有名 才尋犬 下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 麻雀啄食 轉角遇見愛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亞洲水牛瀕危中農村消失中 台灣水牛的前世今生【風尚力】David Bowie 大衛鮑伊【風尚力】 Karl Lagerfeld 卡爾拉格斐【風尚力】 Bob Dylan巴布狄倫【風尚力】 Jane Fonda珍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