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沒有王國》
圖/字畝文化提供
文/廖淑儀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王國……」當故事這樣說的時候,通常你會聯想到什麼?一個聳立在綠草如茵的城堡,城堡裡面住著國王、王后、王子、公主,加上大批的侍衛、大臣?亮晶晶的宮殿、膏腴豐美的食物,或是取之不盡的各種金銀財寶,物質資源?
如果它告訴你,這個王國裡除了國王、王后、王子、公主之外,什麼都沒有呢?
總會有城堡吧?不,它沒有。那有寶物吧?不,它沒有。總會有床可以睡覺,跟桌椅可以吃飯吧?不,它也沒有。沒有飛馬,沒有神奇的青蛙,也沒有嚇人的東西,所有能看見的物質通通沒有,你能看見的就是一家人,站在空空如也的藍色背景裡。
我可以想像,當念這樣的一本書給孩子聽的時候,大一點的孩子會覺得多驚訝且不可思議。在他們已經被大人餵養的故事慣性裡,早就不懷疑王國裡應有盡有的資源,因為故事都是從這裡開始的,王國只能是富裕的代表,就算它在故事裡只能是背景,但它的完備是不容置疑的。
自然界最豐美的禮物
什麼都沒有的王國,那到底有什麼好說的?引發我們好奇的那個「沒有」究竟是什麼呢?看起來是一本講給孩子聽的故事書,簡單的背景,簡單的人物勾勒,甚至是十分鐘可以讀完的內容。四個簡單的人物,平常的一家人,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每一書頁也相對簡單。只是告訴你,他們沒有這個沒有那個,用白色的筆觸和非常淡的黑色,不完整地勾勒出那些沒有的東西,就連王子公主生日到了,也只有一個「沒有」的生日禮物!
物質資源少到真的什麼都沒有,就像住在孤島,不僅僅是孩子看了這樣的故事會慌(連禮物都沒有耶),大人也要慌張起來,還有什麼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無聊呢?
故事並不荒誕,甚至有點老派,很快地它就揭露,他們擁有的第一個東西,叫做時間。玩樂的時間、發呆的時間、擁抱的時間,時間太多了,他們就全部用來陪伴彼此,「他給他們好多好多抱抱,還有好多好多親親,為了逗他們笑,他經常搔他們癢。而沒有王后,也會做同樣的事!」
畫面上最鮮明的就是他們的笑容。陪伴、擁抱與接觸,這麼簡單就能讓人感到滿足與親密,你也許知道,卻不敢相信,是因為我們的情感創傷太重,還是我們擁有太多愛以外的東西呢?
整本書以藍色的底為背景,人物是鮮明的橘,也可以說是太陽的橘。強烈的映襯,讓人覺得只有「什麼都沒有」時,人才能擁有亮眼而完整的自由,不被物欲綁架,不被外在訊息干擾,我們不再破碎,能活在自己嚮往的快樂裡,那是和愛的人親密在一起的快樂,那是看著日昇月落,感受到自然界最豐美禮物的快樂。
時間與關注最好療方
當然,否定掉任何物質資源,對一出生就活在文明世界的我們來說,其實沒有太多意義。所以這本繪本不是批判物質欲望,反而是提醒,用繪畫來回歸初心,放下一點外在世界的追逐,回到自身,就能發現,愛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資源,不需外求,透過簡單的擁抱與接觸就能傳達。而大自然是地球媽媽給予人類的大愛,當你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就能豐富地給你療癒。
當人們一再地依賴自己生產出來的物質欲望,直至反反覆覆登峰造極之時,也總會一再出現這樣的書來提醒人們,我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忽然就聯想到小時候閱讀的少年讀物《默默》。默默也是個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做,擁有最多時間的小女孩,她最多的時間就是用來傾聽「她只不過端坐在對方的旁邊,全神貫注地聽他說話,並且以她的黑色大眼睛凝視對方。不久以後,對方就會驚訝於自己竟能想出絕妙的方案」,時間於她是當下且永恆的,只有全神貫注在對方的情感之中,時間與關注就是最好的療方。
所有的經典和故事都在提醒人們,我是完整的,物質是幻象。或許不用這麼嚴肅而學術地這樣說,只要能在生活中,例如吃飯時放下手機,製造交談機會,就算搞砸也沒關係;用心凝視與聆聽周遭環境,就算只是坐公車也很好。能夠放下一步,我們就離愛更近一點,也就對發自內心的微笑更熟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