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澎湖採紫菜

文/魯郡 |2021.01.14
1581觀看次
字級
村民搭船到無人島採紫菜。 圖/魯郡
採摘紫菜的礁岩崎嶇不平。 圖/魯郡

文/魯郡

每年冬季因風浪賜長的紫菜,已成為澎湖獨步全台的特產,澎湖漁村的紫菜,素有「黑金」之稱,與土魠「白金」、海菜「綠金」,合稱「澎湖漁村的年終獎金」。

澎湖北部(北海)諸礁嶼,每年一過秋分,就正當台灣海峽接東北風浪的要衝,持續的風浪長達四、五個月,使紫菜的成長,能夠得到長時間的培養,再加上當地海水的水溫和流向特殊,格外有利於紫菜的發育,因此,每年歲末年初,就有肥美的紫菜可供採收。

這些盛產天然紫菜的島嶼,大多分布在湖西鄉和白沙鄉的外海,其中又以白沙鄉的姑婆嶼,野生紫菜產量最為豐富,品質也最佳;此外,產地尚有白沙鄉的屈爪、空殼、毛司、白沙、毛常等嶼,以及湖西鄉的錠鉤、雞善、查甫、查某等四嶼及南海的無人島。

澎湖紫菜盛名,自古即有「一雞善、二凡梯(在七美)、三錠鉤」的美稱,產量以北海姑婆嶼為最大產區,並有養殖與野生兩種。野生種紫菜數量非常少,整個澎湖群島,只有姑婆嶼、查某嶼等少數無人島上,在每年越冬初春期間,沿岸石礁便會長出紫菜,所謂「物以稀為貴」,野生種紫菜的價格,就比養殖種高出三、四倍。如果天氣不夠冷,不只野生紫菜數量大減,連養殖的紫菜生長情形也很差。

澎湖紫菜在採收時,有一項特殊的採收制度,即是在各村所屬島嶼上的紫菜,屬於全村共有,任何村民不准任意私採,必須在以各村莊的村廟為中心之管理委員會督導下,公平分採,共享其利。

每年冬季農曆春節前後,赤崁村均有二、三次採摘紫菜作業。這項公共產業的統籌單位,為村內的龍德宮管理委員會。目前,採紫菜人員以戶為單位,每戶中的男子,只要年滿二十歲就有採擷權,年齡上限三十五歲,一過三十五歲,採擷權就取消。限制年齡的措施,是基於採摘紫菜的島嶼上,現場礁岩溼滑且崎嶇不平,相當危險,老幼婦孺恐不勝負荷。

龍德宮管理委員會按村內丁口比例,來分配「採丁」的採摘證,近年採用南、北甲男丁二分法方式,兩年輪替採擷權一次,藉以增加村民的收益。在每年農曆年前,會展開第一波的採收,姑婆嶼的紫菜,是赤崁龍德宮的公共財產,所以,採摘紫菜活動由龍德宮管理委員會人員進行主導,在開始和結束採摘時,均以傳統方式燃放鞭炮為記號。經過兩個小時,平均每個人可以採得七至十台斤不等的紫菜,部分「手腳俐落」的丁、口,採摘成績可高達十餘台斤。這些紫菜上岸後,賣給大盤商,對補貼生活費不無小補,也有的人選擇留著自己吃,或分送親朋好友。

紫菜可做的料理非常多,是澎湖居民桌上常見的菜餚;若作為主食,可用紫菜炒冬粉,滋味相當獨特,近期更有人開發紫菜丸,或是烘焙成紫菜酥,深獲老饕好評,更成為新一代的伴手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