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打不打?醫師:打比不打的好處多

 |2021.01.04
2592觀看次
字級
近來施打疫苗負面浪潮不斷,但醫師認為打疫苗好處比不打多,打完疫苗發生不適,很多都是時序上的關係,兩者並無因果關係。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健康醫療網

【本報台北訊】冬天是流感的好發季節,每年政府都會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近來卻屢屢爆出民眾施打後出現不良反應,造成其他民眾對施打疫苗卻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打疫苗比不打的好處多,接種疫苗多年來,民眾基本上都是局部疼痛,其他全身性症狀都相當輕微甚至沒有,其實打完疫苗發生的事件,很多都是時序上的關係,兩者並無因果關係,也就是民眾所出現的症狀並非因施打疫苗而引起。

台灣疫苗接種率是亞洲前段班,然而公費疫苗價數不斷升級,政府預算也跟著貶值。疫苗基金面臨財務困境,政府不願提高預算,僅憑不穩定菸捐作為財務來源,為擴大接種對象甚至必須自籌款項,醫師直呼對民眾不公平。

圖/Pexels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如果疫苗經費太貴,建議能讓民眾部分負擔,雖然必須自掏腰包,但政府的部分補助政策,能給民眾一個重要訊息,就是政府認可該疫苗對國民健康的重要性而必須施打,對民眾有疫苗推廣及教育意義。

李秉穎也呼籲企業能將善款捐贈給疫苗基金,是有益於對社會大眾健康的公益作法。醫師指出,民眾都應該對疫苗價值有正確觀念,當社會各界對疫苗效益有正確認知後,會形成民意壓力,也有助於敦促政府採買更多必要的疫苗。

圖/Pexels

以輪狀病毒疫苗為例,因為費用較高尚未被納入公費,台北市自2020年下半年起提供部分補助,推估疫苗接種率可達7至8成。另外,過去推廣帶狀疱疹疫苗遭開罰,李秉穎則有不同看法。

李秉穎認為,疫苗不能廣告是有問題的決策,因為施打疫苗是民眾必須知道的事情,也不是民眾可以自行接種的醫療處置,不能因為可能圖利廠商,而不做疫苗宣傳推廣,適當的宣傳對民眾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議必須有一個彈性做法。

近來施打疫苗負面浪潮不斷,醫師出面平反,呼籲政府單位為擴大接種對象推出相關配套措施,也加強民眾對疫苗正確觀念,提升全民健康照護水準,必須以國家長期利益為重。

圖/Unsplash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67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