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打不打?醫師:打比不打的好處多 |2021.01.04 語音朗讀 25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來施打疫苗負面浪潮不斷,但醫師認為打疫苗好處比不打多,打完疫苗發生不適,很多都是時序上的關係,兩者並無因果關係。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健康醫療網【本報台北訊】冬天是流感的好發季節,每年政府都會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近來卻屢屢爆出民眾施打後出現不良反應,造成其他民眾對施打疫苗卻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打疫苗比不打的好處多,接種疫苗多年來,民眾基本上都是局部疼痛,其他全身性症狀都相當輕微甚至沒有,其實打完疫苗發生的事件,很多都是時序上的關係,兩者並無因果關係,也就是民眾所出現的症狀並非因施打疫苗而引起。台灣疫苗接種率是亞洲前段班,然而公費疫苗價數不斷升級,政府預算也跟著貶值。疫苗基金面臨財務困境,政府不願提高預算,僅憑不穩定菸捐作為財務來源,為擴大接種對象甚至必須自籌款項,醫師直呼對民眾不公平。圖/Pexels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如果疫苗經費太貴,建議能讓民眾部分負擔,雖然必須自掏腰包,但政府的部分補助政策,能給民眾一個重要訊息,就是政府認可該疫苗對國民健康的重要性而必須施打,對民眾有疫苗推廣及教育意義。李秉穎也呼籲企業能將善款捐贈給疫苗基金,是有益於對社會大眾健康的公益作法。醫師指出,民眾都應該對疫苗價值有正確觀念,當社會各界對疫苗效益有正確認知後,會形成民意壓力,也有助於敦促政府採買更多必要的疫苗。圖/Pexels以輪狀病毒疫苗為例,因為費用較高尚未被納入公費,台北市自2020年下半年起提供部分補助,推估疫苗接種率可達7至8成。另外,過去推廣帶狀疱疹疫苗遭開罰,李秉穎則有不同看法。李秉穎認為,疫苗不能廣告是有問題的決策,因為施打疫苗是民眾必須知道的事情,也不是民眾可以自行接種的醫療處置,不能因為可能圖利廠商,而不做疫苗宣傳推廣,適當的宣傳對民眾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議必須有一個彈性做法。近來施打疫苗負面浪潮不斷,醫師出面平反,呼籲政府單位為擴大接種對象推出相關配套措施,也加強民眾對疫苗正確觀念,提升全民健康照護水準,必須以國家長期利益為重。圖/Unsplash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671/ 前一篇文章 高齡化衝擊 15萬人因照顧長輩無法就業 下一篇文章 什麼是糖胖症? 醫師說給你聽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8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賴:大罷免 為恢復國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