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形象大使】 丁真 文/記者康錦謙、余里、楊迪 |2021.01.03 語音朗讀 21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越野車翻越海拔四千七百多公尺的埡口時,丁真看了一會兒車窗外熟悉的藍天白雲,安靜地睡著了。在連日的奔波忙碌後,這位年僅二十歲的藏族年輕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圖/新華社 丁真站在格聶雪山下的家門口。圖/新華社 丁真首次以旅遊形象大使身分出現在理塘旅行手冊上。圖/新華社 回到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理塘縣格聶雪山下的家後,丁真為 客人倒酥油茶。 在從小生活的村莊裡,丁真解救 一隻被鐵絲網絆住的氂牛。 近年來,理塘縣利用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旅產業,位於縣城中心的勒通古鎮·千戶藏寨旅遊景區已初具規模,吸引了愈來愈多的遊客。圖/新華社 當地百姓和遊客在歷史建築仁康古屋附近轉經。圖/新華社在從小生活的村莊裡,丁真解救一隻被鐵絲網絆住的氂牛。圖/新華社 近年來,理塘縣利用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旅產業,位於縣城中心的勒通古鎮·千戶藏寨旅遊景區已初具規模,吸引了愈來愈多的遊客。圖/新華社 文/記者康錦謙、余里、楊迪戳中萬千網友渴望田園的心越野車翻越海拔四千七百多公尺的埡口時,丁真看了一會兒車窗外熟悉的藍天白雲,安靜地睡著了。在連日的奔波忙碌後,這位年僅二十歲的藏族年輕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前一陣子,丁真在抖音上發布了短視頻,沒想到讓他一夜走紅。他清澈的眼睛和燦爛的笑容,和他身後的雪山與草原,戳中了萬千網友渴望田園牧歌的內心,在中國社交網路上掀起了一股「丁真熱潮」。截至十二月初,他在抖音平台上累計有四百二十四萬粉絲和一千一百一十七萬次讚;在微博上,丁真有一百二十四萬粉絲,貢獻了三十多條閱讀超一億次的話題,甚至連他的小馬「珍珠」,也有了九萬粉絲。不紅就回到草原上在這二十多天裡,他受聘成為家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旅遊形象大使,為甘孜州拍攝了旅遊宣傳片,還前往六百多公里外的省會成都參加旅遊推介會,為家鄉「打call」。這是丁真有生以來第一次去這麼遠的地方。「是的,很想家,離開家已經二十多天了,以前從未離開過家鄉。」在回家的路上,丁真對記者說。離家鄉愈近,他臉上的笑容愈來愈多。十二月二日,記者跟隨丁真,從理塘縣城驅車兩個多小時,回到了格聶雪山腳下他所住的村子。在這裡,人們每天一開門就能看見這座海拔六千二百零四公尺的雪山。二十五天前,丁真還只是草原上無憂無慮的牧民。大部分時間,他和弟弟尼瑪都在放牛。「我小時候放牧遇到狼,頭也不敢回拚了命地跑。還有一次隔著河岸看見狗熊,根本不敢出聲,怕被牠發現。」在回家路上,丁真主動講起了高原上的故事。生活在城裡的人很難理解高原居民同野生動物的親近感。路途中,丁真和記者一行遇見了一頭腿被鐵絲網纏住的氂牛,丁真小心翼翼地靠近,想辦法幫助它掙脫了鐵絲。到家後,丁真為記者倒上酥油茶,他父親端來一盆煮好的藏族血腸,大家圍坐在一起,用小刀割著吃。夕陽西下,丁真的世界歸於寧靜,遠方巍峨的格聶雪山漸漸隱入夜色之中。「家鄉是最美的,有雄偉的格聶雪山,有『格聶之眼』,還有廣闊的草原,美麗的湖泊等。最美的還是這裡的人們,他們淳樸善良。」丁真對記者說,如果以後「不紅了」,還是想回到這片草原上繼續過遊牧生活。網路時代眼球效應高原、雪山、冰川、寺廟,是許多城市人嚮往的淨地。位於三一八國道上的理塘,是從康定去往拉薩、稻城亞丁的必經之地,年過境遊客超一百萬人次。丁真的朋友銀登告訴記者,像許多當地的孩子一樣,丁真也曾在景區通過給遊客當嚮導、騎摩托車運行李、帶路等方式掙錢補貼家用。現在,丁真成為理塘縣旅遊形象大使,是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月薪人民幣三千五百元。在他走紅後一周之內,這家縣屬國企將他簽下,希望這個意外走紅的男孩能與當地文旅產業一同健康成長。「現在,搜索『理塘』,搜索引擎會自動提示『丁真』。」理塘文旅體投總經理杜冬對記者說,丁真已成為理塘旅遊的又一標誌。根據攜程網近期的一份報告,從十一月二十日到當月最後一周,「理塘」的搜索量增長了六倍多,是十一國慶長假期間的四倍。除了擔任形象代言外,公司還安排丁真在理塘縣勒通古鎮裡的微型博物館群擔任解說員。這是公司目前集中打造的藏民俗文化集中體驗地。迄今為止,這樣的微型博物館已經對外開放九座,還有兩座正在打造中。它們如同珍珠項鍊一般分布在古鎮上。十二月七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在重慶舉辦了一場旅遊推介會。儘管丁真沒有到場,但每一名參會嘉賓都得到了一份與他有關的特別禮物:印有丁真大頭照片的旅遊手冊。理塘縣國資集團公司董事長張璽說:「丁真本真,理塘的旅遊資源也是一個真字,我們會把最真、最純、最美、最野的旅遊資源和風土人情帶給大家。」關於「丁真熱潮」,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茲柏說,貧困地區往往是原生態的生態旅遊資源富集地區,應該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緊完善基礎設施,同時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打造引人入勝的「詩和遠方」。「旅遊目的地需要形象代言,但要堅決避免宣傳『買家秀』、消費『賣家秀』。」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網路時代旅遊需要「眼球效應」,但無論是打造網紅,還是製造話題,底線、紅線都必須要明確。降價促銷、網紅推廣也是必要手段,但旅遊消費的核心是緊跟市場變化,用新需求牽引供給創新。新時代,文旅融合正在「變」與「活」。如何將看客變遊客,讓流量轉化為持續的文旅消費力?「重要的是供與需相匹配。」羅茲柏表示,景區應加大旅遊公共服務力度,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商業環境、公共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下功夫;同時,依託「互聯網十」深耕內容,注重文旅「軟開發」,推出沉浸式旅遊情景體驗,保持網紅推廣帶來的持續熱度。 前一篇文章 【老爸評測公司創辦人】 魏文鋒 一分關心變成事業 下一篇文章 【東方生活美學】 翻轉對中國的想像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