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福建三明 走出綠都之路

文/記者涂洪長、秦宏 |2021.01.02
1997觀看次
字級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畔梅口鄉一處水岸新村。圖/新華社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圖/新華社
泰寧縣大金湖畔的梅口鄉水際村村民在新居前休閒。圖/新華社
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圖/新華社
遊客前往大金 湖畔的一家旅遊 民宿住宿。圖/新華社
福建省三明市城區景觀。圖/新華社
以丹霞地貌結 合田園風光打造 的「耕讀李家」 景區。圖/新華社

文/記者涂洪長、秦宏

福建省是中國大陸最綠的省分,其中的三明市是最綠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努力打造綠色產業高地和生態旅遊勝地,但無法想像的是,這個老工業基地曾經是大陸75個重點汙染城市之一。

躺在山腳下的民宿中看星星,聽著蛙聲ㄧ片喝著咖啡,還可以找到畫室畫油畫、約上好友在山鄉道路上騎行……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杉城鎮際溪村大力發展森林康養、鄉村旅遊,逐漸成為當地旅遊網紅「打卡點」。

「愈來愈多的遊客喜歡在這裡度過一段『醉氧』慢時光。」泰寧縣八仙崖生態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孔才說,去年,他搭上當地康養小鎮建設「順風車」,租用民房改造的「星空民宿」年旅客入住率達百分之六十五。

泰寧縣是三明市全域生態旅遊的「燙金名片」,去年泰寧縣旅遊總收入達人民幣五十九點二三億元。其中,森林康養基地接待遊客三十多萬人次,占新增遊客接待量百分之二十二點四。「與特色農業、運動休閒、民宿和文創產業相結合的旅遊康養產業剛剛起步,美好前景令人期待。」泰寧縣文旅局局長江茂求說。

從台灣引進優質品種

藉助林深水美天然優勢,順應健康消費新趨勢,三明市康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二○一九年被列入中國大陸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市,擁有試點建設單位二十個。八個已建成運營的森林康養基地中,培育出休閒旅居、生態觀光、山地運動、自然觀鳥、培訓研學等多種新業態。

三明市同時也是傳統農業大市,過去許多優質農產品「藏在深山無人識」,而今通過「接二連三」的產業融合和市場推廣,愈來愈多「土貨」變身「名貨」。「普通茶一畝產出數千元,我們的可達萬元(人民幣)以上。」三明市大田縣廣平鎮元山茶園誼華園家庭農場負責人張玉誼說,為了實現高收益,他們從台灣引進需全生態種植的特殊優質品種高山美人茶及製茶工藝,打造優質茶品牌。

目前,三明已形成永安市林竹、建寧製種和果業、明溪紅豆杉等高優糧食、綠色林業、精緻園藝、生態養殖、現代煙草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和水稻製種、茶葉等二十多條特色農產品鏈條,全市農業總產值從二○一○年的人民幣二百六十九點一二億元增加至現在的五百三十三點九四億元。

綠色發展,既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二○一六年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後,三明市全面打造森林城市和村鎮,逐漸向城鄉一體綠色生態化方向邁進。

「三明的建設目標是城鄉『處處皆景,推窗見綠』。」三明市林業局局長劉小彥說,近年來,每一年完成植樹造林二十多萬畝、森林撫育一百八十多萬畝、封山育林三十多萬畝。

據統計,目前三明市所轄縣(市)均為省級森林城市,擁有國家級、省級森林鄉村和森林城鎮一百多個,道路林木綠化率達百分之九十一點九四,百分之八十七點七的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百分八十八點一的村達到市級以上生態村標準。

「作為老工業基地,三明曾是七十五個大陸重點汙染城市之一。近年來徹底蛻變,實現了林深水美、風景如畫。」林大茂說,今年以來三明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主要河流Ⅰ類、Ⅱ類優質水比例均保持百分百,與縣級城市空氣和水質量綜合排名等六項指標一起,都是全省第一。

打通兩山綠色惠民

「原來是出了名的貧困村,現在我們在家門口每月也有近三千元工資,而且比在工業園區打工輕鬆多了。」見證者際溪村發展的媳婦李玉梅,對當地轉型發展深有感觸,逐漸認識到好山好水的價值。

際溪村是二○一三年省定貧困村,轄下有八個自然村,共一千零六人。當時整個村自有集體收入不到人民幣五萬元。去年際溪村年遊客接待量八萬餘人,通過帶動農戶土地流轉、入股鄉鎮主導的旅遊開發,以及創業、就業等方式,實現戶均增收人民幣五千多元,村集體收入達到人民幣三十多萬元。

除此之外,透過一系列生態環保制度的改革創新探索,三明市點「綠」成「金」,二○一六年以來,三明市獲得的生態保護補償金連續全省第一。人民幣十五億元補償金額解決了經濟落後縣區的生態環保和發展難題。

據北京林業大學專家測算,三明市的「綠色」資源有「三高」: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高,達人民幣二千八百二十三點一六億元;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高,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為社會提供服務價值達人民幣二千六百四十二點三一億元;「綠都」品牌價值高,在二百九十七個城市的「中國綠都」中綜合評價居首位。

綠水青山是無價之寶。守護和利用好綠水青山,就能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金山銀山。

「三年前,園區只有一家工廠開工,現在停車位已經不好找了。」永安市泰啓力飛石墨烯科技公司董事長甘和洋說,由於產業鏈完整,現在一些國外石墨烯應用科研成果,也會拿到三明來測試、驗證和生產,形成了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透過產業轉型,鋼鐵與裝備製造、氟和石墨(烯)新材料、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逐漸代替了鋼鐵冶煉、採礦、紡織等傳統產業,成為三明經濟新增長點和新「名片」。去年上述新興產業產值最低實現百分之八以上增長,最高增長近百分之十八。

曾經一年吃下一塊磚

淘汰低效率、高耗能產業

綠樹修竹、流水潺潺,這是福建省三鋼(集團)公司煉鋼車間門口的一處山水小景,與旁邊數十公尺高、爐膛內滿是火紅熔漿的大型煉鋼爐形成強烈反差。

「原先工人下班回來滿身滿臉黑灰,現在穿著西裝去上班,回來都不用洗。」三鋼集團總經理何天仁說,三鋼廠區的降塵量與所在的三明市降塵最少區域接近,去年被評為3A級旅遊風景區。

福建省的三明市,先有工業後有城,以三鋼為代表的鋼鐵、化工等工業,曾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市民對粉塵汙染抱怨說「一年吃下一塊磚」。近年來,三明堅持「工業立市」與「生態興市」並舉,對汙染產業大刀闊斧整頓,淘汰落後產能。

二○一七年,三明市在每年減少人民幣十億元GDP、三千萬元利稅的情況下,開展三鋼集團三化公司的搬遷、改造、轉型工作,關停三化生產線後,減少年用煤量一百多萬噸、廢氣汙染物一萬多噸、廢水排放七百多萬噸。

「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比地區GDP、固定資產投資等考核分值更高。環境信用『不合格』的企業有的被責令停產,有的被停止貸款,有的甚至被暫停上市。」三明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林大茂表示,這些舉措促使地方黨政部門將影響生態環境、低效率、高耗能的產業拒之門外,增加環保投入、轉型綠色發展。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推動下,近年來三明市工業轉型升級駛上「快車道」。永安市是三明老工業城市之一,長年粗放的礦產開發,造成山禿水臭。近年來,當地痛下決心關掉大批礦山和水泥、化工企業,將石墨及石墨烯產業打造成主導產業之一。

用作LED背板的石墨烯產品,打火機炙烤約半分鐘,材料手感仍然冰涼。在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中,各種新材料的奇妙讓人讚歎,這些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並進入國內外知名電器、新能源汽車電池等企業供應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