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 疫情下的直播經濟 文/記者馮玉婧、王雨蕭 |2020.12.19 語音朗讀 19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雙11」帶動消費新熱潮,工作人員忙著分揀商品。 圖/新華社 裝載貨物的車輛 緩緩駛出烏魯木齊多式聯運中心。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直播熱潮帶動網紅主播大賽。 圖/中新社 舉辦線下寶石節的同時,推出雲上寶石節,主播現場直播帶貨。 圖/中新社「雙11」帶動消費新熱潮,工作人員忙著分揀商品。 圖/新華社 文/記者馮玉婧、王雨蕭今年,中國大陸在疫情之下,電商網購、在線文娛等「宅經濟」迅速崛起,其中網路購物等數字消費為推動中國經濟內循環提供了新動力,不少海外商家視作業績反彈的絕佳機會。「(雙十一)七千多億人民幣的購物交易,百分之百都是透過雲(端)進行的。」美光科技總裁、首席執行官桑傑.梅赫特拉如是說。澳洲對中國大陸出口最大的經銷商平台之一Health More首席執行官傑雷米.亨特也說,「雙十一」已成為一場巨大的在線狂歡,至少二千家澳洲企業參與「雙十一」,其中一百六十家企業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在天貓開設旗艦店。新加坡網路新聞平台「新加坡眼」董事經理許振義說,中國的「雙十一」購物節為東南亞地區電商提供了靈感和啓示。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許多人可能從此改變消費習慣,更多選擇網購,這賦予電商更多發展機遇。其中,直播電商成為最亮眼的特色。疫情期間,直播電商行業在中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新經濟領域市場調研機構艾媒諮詢預計,二○二○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將達到人民幣九千六百一十億元,是去年的兩倍多,約占中國網路零售規模的百分之八點七。直播究竟有多火?根據淘寶直播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預售正式啓動十分鐘,平台成交額就超過去年全天;在快手平台,平均每秒就有兩場電商直播正在進行;根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中國電商直播就超過一千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四十萬,觀看人次超過五百億,上架商品數超過二千萬。「村播」、「廠播」、「店播」、「倉播」……這一年,直播的場景不斷豐富,「雙十一」期間,不少保稅區的海外品牌甚至邊播、邊賣、邊發貨。甘肅馬鈴薯、黔西南薏米、大涼山橙子……這一年,許多人走進直播間,為家鄉土特產「帶貨」。甚至賣車,賣房,賣火箭發射服務……這一年,直播「貨架」上的商品不斷突破人們的想像,有人感歎,這是「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建立直播供應鏈為什麼是直播?很多人問。對零售業而言,直播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人貨場」。在商品供給極大豐富的今天,從億萬件商品裡「淘好貨」無疑需要消耗大量時間,而直播通過預先選品,將傳統的「人找貨」變為「貨找人」,大大提高了商品流轉效率。在直播間裡,主播憑藉獨特的個人「IP」特色,與用戶之間建立起信任紐帶,主播團隊幫助用戶發現需求、篩選商品、和商家砍價,讓消費者以更少的時間精力投入,獲取相對「物美價優」的商品。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評論、「彈幕」等形式,表達自身需求,影響產業鏈上端。然而,在二○二○年的商業賽道上,直播可謂「一騎絕塵」。車速太快,難免「翻車」。流量造假、商品質量差、大數據殺熟(二○一八年社會生活類十大流行語,指廠商利用大數據,讓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最近一段時間,關於直播帶貨的負面新聞頻頻登上熱搜,去掉濾鏡之後,野草般瘋狂生長的直播,似乎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於是,中國大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發布通知,對網路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登記、內容、審核、打賞等提出具體管理細則。不少頭部主播更是直接遭到中消協「點名」。未來,5G環境疊加AI、短視頻、虛擬主播、全息影像等,電商直播行業或許會迎來更多突破想像的新玩法、新業態、新模式。而這一切的前提,是真正建立起一套標準規範的直播供應鏈體系。如何構建起適應直播生態、符合法律規範的「人貨場」,是直播走入「下半場」必須解決的問題。只有在規範、有序、健康的基礎上,直播才能「亮」得,而不是狂風過後,落得一地雞毛。 前一篇文章 跨境電商 俄羅斯商品也熱銷 下一篇文章 宅經濟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6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7【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