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積極掌握亞洲崛起的契機

 |2020.12.19
3451觀看次
字級

新冠疫情持續肆虐,使得人流與物流受阻,衝擊全球供應鏈,短鏈、碎鏈興起,世界進入「慢速全球化」,或「逆全球化」。人們意識到必須強化區域內的產業鏈合作,因而促使亞洲強化區域經貿合作、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經濟取代全球化經濟,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其中疫情處理較歐美更佳的亞洲國家,經濟復甦的力道也明顯更優,被認為很可能會成為全球下一輪經濟繁榮的引領者。

尤其是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在月前簽署後,加速實現亞洲區域的經貿整合,更使得所謂的「亞洲世紀」成了國際經貿最新的顯學。

自美中展開貿易戰、甚至科技戰後,很多國家地區在這兩強間陷入抉擇的困難,而台灣和澳洲則非常明顯地選擇了靠向美國。蔡政府近日與美國進行「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一心期待能夠加入美國的供應鏈重組。

而其他同樣受到美中貿易科技大戰衝擊的亞洲國家地區,卻和台灣的想法不同,他們更期望嵌入以中日韓為領頭羊的亞洲體系,而非倒向遙遠的美國體系。

目前全球共有三大經濟中心,分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經濟中心,以歐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中心,和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亞太經濟中心。歐盟首席外交代表博雷利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歷史的演變,認為這場全球危機讓美國體系面臨終結,「亞洲世紀」則已明確成形,認為亞洲國家正在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中國大陸。

不只是亞洲國家呈現出較過去強大的凝聚力,英國《衛報》指出,連歐洲國家都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在美中之間尋求可以迂迴前進的機會。因此歐盟將對北京採取更為獨立的態度,從他們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出發,不對美國馬首是瞻,以避免成為工具。

面對亞洲世紀的來臨,歐盟國家體認到,應該和亞洲國家有更好的關係,也必須對中國大陸有不同的策略。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態度。做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歐盟現任輪值主席國的德國,是目前歐洲少數沒有明確排除華為的國家。儘管美國一再游說並且施壓,甚至多次強調,有些歐洲國家已加入美國發起的「乾淨網路計畫」,但德國至今仍未給予正面回應。理由是梅克爾認為,德國應該要從包括市場機會等更多層面來思考與中國大陸交往的方式。

歐洲並未減少對中國的批判,同時也在尋求更多與中國合作的機會,謹慎地避免陷入川普所引發的冷戰之中。著名的國際趨勢家大前研一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預言,亞半球的崛起,將是全球最重要的新經濟現象;就如同亞洲世紀一般,宣告國際權力的核心及經濟的領航者,正由西方轉向東方。

當時大前研一認為,台灣在東亞新經濟舞台中具有相當的優勢,包括對日本和中國都有深入的了解與長期的合作;儘管這番描繪如今已未必完全適用於現在的台灣,大前研一的話仍是重要的提醒,那就是:面對亞洲世紀的來臨,台灣必須和區域內的主要的經濟領導者對話、合作。否則就會失去堀起的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