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輪觀音 圖/張若蘭
文/張若蘭
我學佛畫的因緣,看似偶然,其實蘊藏著無數的機緣具足。
退休後想一圓丹青夢,在素食館無意間看到「學佛畫零基礎」的海報。心想畫山水花鳥,終究遠不如畫佛殊勝。自此到愛河畔普賢寺人間大學,跟隨黎月盈老師學習佛畫,迄今二年餘。
《大觀錄》記載,趙孟頫構思《浴馬圖》之際,午寐時在床上專注揣摩馬翻滾的姿態,他的夫人自戶牖觀之,赫然發現橫躺床鋪的竟是一匹馬。
趙孟頫請教高僧,得知「萬物唯心所現」的道理。他思忖:心想馬時,心即是馬,「畫馬成馬」;心想佛時,心便是佛,「畫佛成佛」。從此,趙孟頫不再畫馬,改畫佛像。
《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我們的心就像大藝術家,能細膩的描繪出世間千態萬狀。生命這張畫布,是窮山惡水?抑是琉璃淨土?存乎一念!醉心於萬馬奔騰,不如澄心淨意,將心靈依止在念佛、憶佛、畫佛。
有幸踏入工筆佛畫的領域。一筆一畫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莊嚴,每張畫都是覺性、悟性成長的里程碑。一步一履走向清淨、自在的佛世界,這是一條何其美麗,何其歡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