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9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法華經觀世音菩薩 普門品講話 19/第九章②/

星雲大師 |2020.11.15
1954觀看次
字級
雲岡石窟第9窟佛說法龕像/北魏/山西大同

文/星雲大師

自己與觀音共生,一切與觀音共存,這個身,就成為觀音的身,而不是我的身;這個意,就成為觀音的意,而不是我的意了。承陽大師說;「此一日之生命,是可貴之生命,是可貴之形骸,有此行持之身心,當會自愛自敬。」仔細想想這句話,其身可貴的理由,就更為顯明了。

如果自己這樣想,自己就是觀音的身,那就不能不鄭重,不能不敬愛。每日感謝奉持之念更切,就不敢放逸。哪裡還有「諸有苦」呢?即或有物質的苦,也可以把它看破了,還有什麼痛苦可言呢?

這個身如果是觀音的身,則手、足、口,也不能不是的。那麼,這個手,就不能偷盜;這個口,就不能罵人;從此以手合掌,以口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三業一致,自然會滅除諸有苦的。

「能滅諸有苦」的「諸有」,是三界之謂,分開來也可以叫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六道,稱之為有,即是有漏的略稱。有漏是煩惱,其根本是常說的三毒,從這個三毒生出三界,這個三界是三毒煩惱的苦界,指這個三毒之苦,名諸有苦。

如能三業清淨,我與菩薩合而為一時,就能住於滅三毒而出三界的解脫界。

這是總答,以下七難是別答。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這是重頌,或將前面已說了的,再重說一下;或把漏了的地方加以補充說明。

這裡兩首偈,是相當於前面所講的火難與水難,如以殺害、傷害來講,那就是被推入大火坑,在那時候,如念觀世音菩薩之力,則火坑立刻就可變為清涼之池,火自然消滅,而人也就得救了。假若又漂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龍魚及諸惡鬼的災難,在那時候,如以念彼觀音之力,即使怎樣洶湧的波浪,也不能把我們沉沒下去。

照文字解釋,念觀世音菩薩固然可以,若從理上說,如前所說,火是瞋恚的火,由這瞋恚之火,把人燒得不知顧前想後,等於陷在大火坑中。

這個時候,若念觀音的大慈悲,以清淨崇高的愛水來消滅瞋恚的怒火,則心中就成為清涼池了。

「巨海」,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就是愛欲的波濤。愛欲的波浪起於煩惱的大海,直至沉淪在愛戀的深淵之中,招來了許多的痛苦與煩惱。

妖豔的身體,比龍魚更可怕;嫣然的嬌態,比惡鬼更可懼!這個時候,若以觀世音的大智慧,洞知諸法的實相,觀察一切皆是因緣的假合,則愛欲的執迷,自然就會消滅了。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須彌山」,不一定要看為是真實有的山,這是印度人假想的山,說是其高能到達天,但近人考之須彌山即指喜馬拉雅山而言。

從這高山上被推落的時候,如念觀音之力,就如日住於虛空,不會落下來。又如在孤峰頂上安住,又被惡人追逐,從金剛山上墮落下來,如念觀音之力,一根毛也不會損傷。

「金剛山」,在須彌山的外圍,是不能破壞的意思。關於須彌山究竟是怎樣的,金剛山又是怎樣的,在這裡大可不必仔細地詮索。

有人以為我們持有頂天立地什麼都不能妨礙的獨立自在的佛性,所以就生起了釋迦是什麼人,達摩是什麼人的念頭,如生這一念,即生起憍慢的心,變成自甘墮落,遂至被推落下來。可是此時若能念彼觀世音菩薩的平等大慈悲,則不會輕侮他人;念彼觀音的大勇猛,就能獎勵自己,如太陽安住在虛空中,自然能暢遊海闊天空,所謂是「風吹不動天邊月,雪壓難摧澗底松」。我們看到日或月掛在虛空,好像很危險的,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須彌山,喻佛性,高大周遍之義。

金剛山,是不能破壞,不能動搖的意思,可以看作我們心裡的信念!

稍微複雜一點來說,可以把它這樣比喻:須彌山是妙覺之位,金剛山是等覺之位,這裡指我們的信念,就是表示無論如何,不為他力所搖動。

立了信念,進而要把它堅定起來才行,因在我們的周圍,充滿了誘惑與迫害,時時都在伺機動搖和壓覆我們的信念,這像被惡人追逐而將要墮落的狀態,是非常危險的,但在那個時候,如能念及觀音大勇猛的願行,則雖在誘惑或迫害之中,也能不損一毛,而自由自在的,這就是所謂「八風吹不動」。八風,是東、南、西、北四方,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的風;但是佛教中的八風並不是指此。佛教的八風,是八種境界風,因它能煽動我們,所以稱為八風。這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1.利:凡與自己有益的皆名為利,或稱如意的事名為利。

2.衰:凡與自己有減損的皆名為衰,或稱失意的事名衰。

3.毀:因討厭其人,背後誹謗叫毀。

4.譽:因歡喜其人,當面讚歎叫譽。

5.稱:推重其人,故在眾中,稱道其善叫稱。

6.譏:討厭其人,本無其事,妄說實有叫譏。

7.苦:逼迫之義,遇到惡緣惡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

8.樂:歡悅之義,遇到好緣好境,身心得到歡悅叫樂。

這些皆是動搖我們的心,損害那個金剛信念的,然而我們如能堅定信念,不為境界所惑動,則黃金當前,不會變節;白刃架頸,不會更動主張;這樣,毀譽、利害,一點也不能害我人了。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這裡所講的,也出於前面的長行。

首四句偈,說的是怨賊之難,很多的兇漢以刀來脅迫,自己若住於觀音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對著兇漢,他亦會生起慈悲心,古來高僧大德的逸話,傳播在社會中間的例子很多,如前面的空也上人就是一例。這個是從外來的盜賊,比較起來終是少數,而自己心中的怨賊,長久盤據著,其數有八萬四千,各各持有利刀,欲奪我們清淨心中的功德之寶,那怨賊的主人翁就是我見我執。如把這我見我執打破,住於平等的大慈悲,則怨賊即會給慈悲心所感化了。正如《菜根譚》上說:「見聞覺知是外賊,情欲意識是內賊,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則化賊成家人。」

其次說到「王難苦」,相當於長行中的刀杖之難。在過去專制的時代,法律是國王的法律,觸犯法律將要被殺時,如果念彼觀音之力,則刀即刻段段壞,而不能有斬的作用了。日蓮上人在龍口將要被斬的時候說:

「如果以《法華經》能夠代替這個醜的頭,實在可喜得很!」

當他走進刑場時,因他具有這種信仰,利刀的確不能傷害。

國法是不能不守的,但那原是人訂的,有時也不能不改,並非完全無缺失。不過,不管怎麼樣,法律即使有缺點,但法律是有力的。本來,無論什麼人觸犯了法律,都不能不處罰。但是,在專制時代,法律之主裁者,即國家的主腦者和法之運用者,岳飛就是因「莫須有」三字而死。執法的人即使犯法,何曾以法制裁自己?如果說有缺點的話,這也可以說是缺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