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年前,二十三歲的黃珮瑜,因為四肢莫名出現瘀青、貧血、容易疲勞等原因到醫院檢查,豈料被醫師告知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需要緊急住院治療。
有鑑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頑固型,黃珮瑜採納醫師建議,以標靶藥物合併化療藥物進行治療。在新藥助攻下,他進行四次治療即達到完全緩解;在完成第二次的骨髓移植手術後,終於治癒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一年沒有復發跡象。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高致命性、低存活率,且最難以治療的癌症之一。主要症狀不典型,常被當成感冒或老化,但病程惡化快速,確診時往往已有生命危險,需立即住院治療。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提出「『急』刻救援 『髓』機應變四二一口訣」,鼓勵民眾若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四」大症狀,應盡速求診進行血液及骨髓「兩」種重點檢測,且「一」定要盡速至血液科就醫,以利掌握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