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傳授6招 紓解工作壓力

陳玲芳 |2020.10.12
142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不想起床上班、工作效率變低、開始忘東忘西,你可能過勞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指出,「過勞」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長期處在高度壓力下的反應,在生理方面可能有容易疲倦、腸胃不適、頸肩背肌肉緊繃、常生病的狀況;心理上則容易有焦慮、生氣、過度敏感、缺乏耐心、失眠、暴飲暴食等反應。

適度壓力能讓人成長,但過度壓力長期累積,一旦爆發,往往難以收拾;日常生活須有排解的出口,讓身心不致緊繃。吳孟璋以創下收視佳績的日劇《半澤直樹》為例,他分析主角半澤直樹,面對職場上不合理現象,所展現的智慧,供上班族借鏡。

一、「堅靭性」性格:半澤不輕易被打倒,面對困境勇往直前,並設法克服,不陷入悲觀情緒。

二、有所堅持:半澤嘗試找出問題的答案,幫助客戶及銀行度過難關,為社會做出貢獻,此種「利他」觀點,會增加行動力,而不是僅從「賺錢」去考量。

三、不害怕衝突:半澤不像一般上班族當「悶燒鍋」,默默忍受上司不合理的指責或要求,而是清楚表達自身態度與立場。除了能讓情緒有出口,也有助釐清與解決問題。

四、人際支持:半澤有幾位好同事,不但在職場上提供情緒支持,也能給予實質的幫助。吳孟璋說,人際支持很重要,雖然網路很方便,但見面的親近感,還是大不相同。

五、運動習慣:運動會改變腦內運作狀態,讓情緒穩定,提升專注力,也會產生腦內啡,令人愉快、較為正向積極。

六、家人支持:半澤最大的慰藉,就是回家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晚餐、與妻子聊天。吳孟璋說,現代家庭組成以小家庭居多,家人須協調好工作與家務,職場狀況也可相互分享,多支持、少說教,一起分攤壓力。

壓力來襲時,可嘗試「放鬆練習」,如正念呼吸、腹式呼吸,五至十分鐘即可,在吸氣、吐氣之間默念數字,同時嘗試感受暖流從頭到腳,放鬆末梢血管。吳孟璋表示,各種職場都可能碰到不合理情況,上班族若能理解這點,較不會陷入「為什麼是我」的負面情境,而會嘗試去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