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佳要注意 當心患有憂鬱和焦慮 |2020.09.28 語音朗讀 24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研究指出,青少年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引起心理健康的問題。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學童、青少年有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修補肌肉,調整身體、分泌生長激素等,對身心健康和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根據今年6月發表在《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引起心理健康的問題。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年齡14至17歲的青少年睡眠時間大約需要8至10小時。英國雷丁大學、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和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學者合作,以四千多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青少年平日晚上睡眠時間約8小時、假日約9個半小時,若患有憂鬱症,睡眠時間則會減少半小時。圖說:睡眠狀況可以成為憂鬱或焦慮症診斷的指標之一。圖/Pexels進一步分析發現,有憂鬱和焦慮的年輕人,大部分在青少年時期的睡眠狀況都不好,與沒有憂鬱或焦慮症的參與者相較,患有憂鬱症者其睡眠的質和量都較差,而患有焦慮症者僅是睡眠品質較差。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解釋,睡眠狀況可以成為憂鬱或焦慮症診斷的指標之一,但是因睡不好誘發症狀,或因症狀導致睡眠品質差,兩者因果關係仍無法證實。但父母發現孩子有睡眠問題,可以先了解是否有外在與內在因素所導致,再給予適當協助。圖/Unsplash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證實,青春期的睡眠不足,嚴重時就得加以治療,否則可能埋下未來心理健康狀況的危險因子,呼籲家長除了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也可檢視干擾孩子睡眠的可能問題,像降低家人間談話討論的音量、注意孩子睡前飲食與情緒狀態等,都有助於改善孩子睡眠品質。此外,葉雅馨建議,孩子若有起不來導致上學遲到、上課沒精神、沒食欲變瘦,甚至對原來感興趣的事物失去熱情的狀況時,家長可尋求專業協助。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498/ 前一篇文章 結合知名量販店超市 北市首創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 下一篇文章 新聞千里眼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09【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10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對稱作戰條例 預算送審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上修至4.5%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