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26 科技人艾琳 學以致用 轉行支持地方小農

楊慧莉 |2020.09.12
194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近年來,內涵為巨量資料分析的科技名詞「大數據」很夯,運用很廣。本世紀許多問題都可藉由「大數據」一窺全貌,甚至據以找到解決之道。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艾琳在與大數據交手多年後,走出研究室,不再不食人間煙火,她運用專長,引領一股未來飲食新趨勢。

生命軌跡
從數據研究員  到食物社企家


艾琳.鮑姆加特納 (Erin Baumgartner)是社會企業「家庭晚餐」(Family Dinner)的執行長。三年前,她憑著對食物的愛好和改善飲食運作系統的革新理念,與丈夫創辦了「家庭晚餐」,至今經營得有聲有色,未來不僅將延伸服務範圍,勢必也將帶動一股飲食新潮流。

用數據看清問題

自從投身新事業,艾琳的人生面貌有所改觀,至少她多半時間都活在陽光裡,在與人互動、東奔西跑的過程中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在此之前,約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她待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感性城市實驗室」(Sensible City Lab),成天與冰冷的數據為伍。

數據儘管沒有溫度,艾琳自認所做的事是很有溫度的,「大數據實驗室其實是應用數據科學,研究物質界,解決社會中一些較嚴重的問題。」

舉例而言,為了更了解都市垃圾處理系統,她曾與團隊處理「垃圾路徑」(Trash Track)的方案。他們想知道丟掉的垃圾都去哪兒了,像是咖啡杯、掀蓋式的舊款手機、報紙等。由於先前沒有這種數據,他們得創造出來,且用一種影像化的方式了解這個問題,於是就在垃圾物上加裝小型感應器,然後把它們丟進垃圾系統。結果,他們把經年累月流經西雅圖城市、全美各地的垃圾變成一個可觀看的數據圖,從中看出破敗且極沒效率的都市垃圾處理系統。

除了垃圾,還有排水等問題,艾琳與麻省的工作團隊都藉由大數據的應用,掀開都市公共設施問題重重的帷幕。

兩顆番茄的故事

平時,艾琳有在家洗手做羹湯、邀請好友來家享用餐點的習慣。這點雅興讓她留意起食物的運送系統,也想利用大數據加以了解。不過,她的實驗室並未研究這部分,倒是其他實驗室有相關的研究出爐,其中光是購自不同地方的番茄履歷數據就讓她嘖嘖稱奇,不得不正視環境對食物生產的影響力。

艾琳舉兩顆不同履歷的番茄為例。一顆來自全球各地的超市賣場,另一顆來自地方小農,兩顆有著迥然不同的生產和運送故事:

◎超市賣場的番茄: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種植出來,生長過程中噴灑許多農藥,在還很綠、硬得像石頭時就被採摘下來,之後歷經千山萬水到達目的地時,已被催熟為看起來光光亮亮、紅透了的熟番茄。它到達食用者的家中時所歷經的路程至少是一千六百英里。這樣一顆標榜用農業科技種出來的食物,其實是沒什麼味道的。

◎地方小農的番茄:由當地小農所種下,歷經陽光照射、成熟後採摘的過程,到達食用者的餐盤時可能只有短短的七十英里。儘管故事有些單調,但風味大不同:新鮮、美味,或許還有些許泥土的芳香,消費者也無須走遠路享用它。

食物生產問題多

食物的生產運送故事給了艾琳靈感,再加上當地有一家專做地方食物運送的公司關門了,艾琳覺得是她與研究所念麻省理工學院、目前在能源分析公司上班的丈夫提姆.符(Tim Fu)接手的時候了,於是在二○一七年他們聯手創辦了「家庭晚餐」,目標在創造一個結合地方食物和種植者的社群。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她與提姆運用數據分析、自動控制和科技,建立了一個地方農場分布網,藉以改善食物系統。不僅如此,一年前,她放棄在全球頂尖科學實驗室工作的大好前程,改開母親的大卡車,成天載著胡蘿蔔等新鮮食材服務社群。不解的人以為她頭殼壞掉了,但她相信「地方食物的故事需要有人了解、告知和宣揚,而這種事該由她這種實事求是的人來做才是」。

之所以轉行加入地方食物的運作篇章,是因艾琳和丈夫發現全國性的食物運作系統大有問題,其存在的最大目的是在為食品公司牟利,而非餵養飢餓的人,也不是為了生產美味食物。

這樣一個「利」字當頭的食物系統運作自然衍生出各種弊病。根據艾琳的觀察,這些弊病包括了農作物噴灑過多有害人體健康的抗生素、農藥;價格壓低,將地方小農擠出競爭市場;工廠式的集約化生產讓番茄空有鮮紅外表,卻口感不佳、營養也減分等;以及食物浪費的問題。

供需平衡不浪費

食物浪費,艾琳認為,是食物運作系統中最糟糕的事情,「每年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間的食物都因丟棄而浪費掉了;約十六億噸的食物丟掉,損失高達一點二兆美元,只因賣相不佳、看起來不好吃了。」

食物歷經種植、生長、採收和運送的冗長過程,最後有不少竟遭丟棄,所有的努力付之流水。有鑑於此,艾琳決定改善,想出了一個可避免食物浪費的有效對策:首先,要把顧客需求數據給農人,讓他們做出最好的數量預測,避免供需失衡;再來是,要以品質和口感為價格訂定的準則,讓食用者珍惜美味的盤中飧。

艾琳的改善對策讓人聯想到已出現在全球各地的農夫市場,但逛逛這類市場除了讓人買到多樣的土產、給人一種休閒放鬆的感受外,其實也隱藏了一些不利農人的問題,包括要起個大早,備好一切產品,有時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而艾琳的企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一種由社區支援農業的範型。在這種範型中,顧客預付了一筆訂金,幫忙承擔農場的財務風險;如此一來,農人竭盡所能的種出好食物,顧客則享受成果。

艾琳希望自己所搭建的食物消費範型有利於社區支援農業。此範型有三個核心創舉。首先,預購是關鍵:以周為訂購單位,代表周周都有差不多的訂購量,而上網訂購也為農人打開市場大門,讓銷售範圍再也沒有地理環境或市場數量的限制。再來是,可預測需求:農夫可因應顧客未來短期內和長期內的需求,調整農作物的種植種類和數量,以確保所種出的東西都賣得掉。此外,他們還運用了「路徑最佳化」軟體,協助解決運送問題,這代表會有一群工作人員在最後階段幫他們把顧客訂購的物品送至家門口。

從科技人到小農支持者,艾琳覺得這一切水到渠成,「若非有之前的數據科學專業背景,以及一個超級能幹的合作團隊,改善食物系統的心願將窒礙難行。」

食在美味
改變運送規則  創造多贏局面


艾琳的「家庭晚餐」社會企業,先從朋友當中入手;在寫信給朋友分享創業理念後,生意就上門了。

基本上,他們做的是農人市場的運送服務,卻是以數據和食物供應鏈為本。經營至今,一切步入正軌,有需求的客戶可上網選購適合家人的分享包份量,或是從一堆當令的生鮮食材中個別選購,在訂購尚在處理階段時會先收到一份食譜,提供參考,而每樣食材都用紙張包好,再放進可重複使用的袋子,以便客戶下次再訂購時可以歸還環保袋,程序簡單又環保。

貼心服務眾生福

隨著生意蒸蒸日上,地方小農和其他食物供應商都渴望與「家庭晚餐」合作,因為小農可以依需求生產農作物,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也無須大費周章前往農夫市集擺攤。「家庭晚餐」等於提供農人一個比農夫市集更好的選擇。

「經營一間成功的農場,得播種、種植、收成、儲藏,接著是進入重頭戲,去市場銷售。」艾琳的丈夫提姆說,「我們希望做到的是,確保農人可以專注在他們所擅長的事。」

此外,「家庭晚餐」在運送服務上,也可因應客戶不同的飲食需求,彈性配合,客戶群裡也不乏素食者。「家庭晚餐」網站上也提供一周菜量的食譜和烹調提點,不過他們也留給客戶許多的菜色實驗空間。

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貼心服務,「家庭晚餐」左右逢源。一方面,農民感謝他們幫忙打理了一切「雜事」,可以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的專心農務;另一方面,客戶也愛死他們,因為他們提供當地最好的食材。當客戶吃到美味,寫信給予正面回饋時,艾琳都洗耳恭聽,也是她最愛的時刻。

吃好食一舉數得

不僅客戶,「家庭晚餐」的合作對象也感到與有榮焉,非常贊同艾琳的作法。當地經營咖啡館的珍妮佛(Jennifer Park)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家庭晚餐」解決了一般人想找到在地好食物的難題;在飲食業,人人都在找尋管道,買到當地生產的美味食材,任何當令土產口感都是最佳的。思及與「家庭晚餐」團隊合作的最大原由,艾琳認為,應是社群一起珍視所接獲的食物,並從分享美好食物中感受到同胞愛。

艾琳的社會企業建構了一個以食物為主題的社群,有人栽種,有人享用;所重視的是「人」,其著眼點不在賺取利潤,而是建立一個更好、更面面俱到的食物系統,讓小農獲得支持,食物零浪費,而且最重要的是食物吃起來可口又營養。

她希望自己的企業能永續發展,更期盼這樣一個完善的食物運作系統能擴大出去,讓更多人參與「堅持吃地方好食」的改革行動。

艾琳的食改,不僅縮短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滿足口腹之欲之餘,也同時促進健康和友善環境。這樣一個創造多贏的食物運作模式發展為全球飲食新趨勢,指日可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