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太多水恐中暑 加鹽巴、菊花可避免 |2020.08.31 語音朗讀 14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夏天若喝太多水解熱,可能因小便及流汗,反而易流失電解質,造成中暑,可在水中加入鹽巴和菊花避免。圖/Pexels 【本報訊】炎熱的夏天多喝水解熱已是基本知識,但若喝太多水,可能因小便及流汗,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流失,因而中暑,甚至引發心肌梗塞。正確的喝水方式,應是在水中加些鹽巴,或是幾朵菊花,增加水中的微量元素,避免中暑。據《聯合報》報導,具有中西醫資格的醫學博士陳勇利指出,中暑的症狀是突然不流汗、心悸、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等,不流汗是身體自我的一種反向動作,呼吸急促則和腦中缺氧有關,死亡率達10%,民眾不可不慎。圖說:夏日喝水可放幾朵菊花,避免中暑。圖/Unsplash通常會發生中暑的人和身體循環不佳有關,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一旦有中暑現象,血液的流動變差,就容易誘發心肌梗塞。陳勇利提醒,心肌梗塞前有3大特徵,分別是突然的左胸痛、胸悶和頭暈目眩,此時若又冒冷汗,那就該趕快就醫,「這些症狀是因為血液通過心臟不順暢而引起,一般只有短短的15秒左右,但卻是重大的警訊,若是這些症狀同時發生,請不要猶豫,應該趕快就醫。」陳勇利對於保健花草也有研究,他建議挑選菊花時,應選黃白相間的顏色,只要水瓶裡經常加上2、3朵,水就會不一樣,夏天出門旅行運動都多了一份保障。圖說:中暑會有突然不流汗、心悸、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等症狀,有慢性病者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長期低頭小心頸椎變形 維持規律運動很重要 下一篇文章 深綠色蔬菜會傷腎 真的嗎?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6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7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眼專欄】為何視力好或高度近視,都易提早白內障?吃得好 讓排毒變成日常【聊聊心裡事】從暴怒與成癮,看見男性內在的創傷與療癒之路 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老後健康、快樂之道:培養興趣&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