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24 喬治娜 樂做另類園丁

楊慧莉 |2020.08.15
2826觀看次
字級
生命軌跡 從農家女到植物獵人 喬治娜.里德(Georgina Reid)成長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中部農場,父母親務農,母親還是園藝家,家中有個大花園。兒時,除了跟手足玩耍、爬樹,她還常跟在母親身邊蒔花弄草,度過快樂童年。 圖/取自網路

文/楊慧莉

多年來,人類為了發展經濟,漠視生態,導致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嚴重。今年從新冠病毒到各地氣溫飆高,人類似乎正在備嘗大自然反撲的苦果。把人類濫墾濫伐的樹木種回去,是讓生態迅速恢復平衡的方法之一。澳洲景觀設計師喬治娜在一次旅途中「見」樹又見林後,改行當「園丁」,不僅回鄉從事園藝,還創辦線上雜誌,擴大「園丁」的定義……

生命軌跡 從農家女到植物獵人

喬治娜.里德(Georgina Reid)成長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中部農場,父母親務農,母親還是園藝家,家中有個大花園。兒時,除了跟手足玩耍、爬樹,她還常跟在母親身邊蒔花弄草,度過快樂童年。

繞了一圈回原點

從小在充滿植物的環境中長大,喬治娜會愛上植物,顯得理所當然。有趣的是,及長後才發現她帶點陽剛的名字「喬治娜」其實還有「農民」或「土地耕作機」的意涵。

高中時,她成績亮眼,覺得不念大學有些可惜,便前往坎培拉大學念新聞和寫作,只是對未來人生尚停留在摸索階段。畢業後,她在「媒體監測」( Media Monitors)集團工作時接觸到永續農耕(permaculture)的故事,覺得應該去修一門這樣的課程,便前往雪梨「Ryde TAFE」學院研讀園藝和景觀設計。

之後,喬治娜從事景觀設計,在一次駕車途中發生她生命中的轉捩點。沿途,她看到很多樹,開始真的「看到」這個世界了。由於念了園藝,她當下不僅認得那些樹,還得知它們的名字,這讓她以一種全新的角度觀看這些植物,明白「知識」和「觀看」、「觀看」和「價值」之間的關聯。對她而言,這有如一種啟示,她突然發現自己好愛樹,感覺她這一生都被樹木滋養了。霎時,她也明白何以城市生活讓她備感壓抑,且對一個即將「反璞歸真」的成年人來說,她現在不只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久,她返鄉步母親的後塵,成為一名園藝家。

創辦線上新雜誌

二○一三年,喬治娜在積蓄了一些想法後,當有人問她「新年新希望」時,她脫口而出,表示想創辦一個線上雜誌《植物獵人》(The Planthunter),即一個藉由園藝探索植物與人類關係的網站。在說出自己的意圖後,她更篤定的要去完成它。

創辦雜誌初始,喬治娜充滿焦慮;她患得患失,一下怕沒人看,一下又擔心爆紅。還好,新聞的訓練給了她勇往直前的自信。

為了經營線上雜誌,喬治娜繼續其他的生計,包括幫一些設計雜誌寫專欄、持續操持景觀設計的工作。《植物獵人》成功上線後,突然有不少觀眾買單,甚至曾有兩周每天都有九千左右的點閱率,還獲得澳洲最知名的設計部落格「設計檔案」(The Design Files)的青睞,給予報導介紹,讓她好驚喜,但也不免害怕大家之後會不再關注這個網站。

所幸,線上雜誌至今不僅仍營運,還不時有許多好玩的點子推出,她個人也有許多成長和改變。比方說,她至少明白了兩件事。第一件事:設計只能從園藝入手,如果你很會設計,卻不懂園藝,也只是半調子,作品可能只是妥協後的結果。第二件事:《植物獵人》其實是一個藝術計畫。

喬治娜努力讓雜誌的內容跟人們的生活產生連結。不僅如此,她還推出一些活動讓人參與,其最終目的是希望人們能對周遭環境有所感,進而愛上這個世界。最近,她在思索「照顧」、「愛」、「美麗」等字眼,覺得這些字充滿了力量,只是被人們低估了。

出書探索園藝觀

一路走來,喬治娜深感經營網站不易,除了營收問題,她還得抗拒利誘,保持品牌的純正性。未來,她打算走出線上平台,推出更多可與大眾面對面的活動,也想多出版一些實用的書。

喬治娜在經營線上雜誌《植物獵人》多年後,於去年出版了一本與雜誌同名的著作。它不是一般的園藝書,而是一本透過二十四位居住在澳洲、紐西蘭和美國的人物故事,探討「園藝」(gardening)內涵的出版物。

舉例而言,「園藝」對服務據點在美國的景觀建築師暨藝術家達蘭妮(Topher Delaney)來說,代表著對未來的信念。三十九歲時,達蘭妮罹患乳癌。當診斷出爐,醫師告知她隔天要切除她的兩個乳房時,她問醫師可有哪個地方可以讓她思索此事。醫師建議她前往醫院的附設餐廳。於是,她去了,發現有個人在吃零食「芝多司」,一旁電視播映著棒球賽事,這就是醫院唯一可以讓人思索生死的地方,她簡直無法相信。她當下許願,如果自己能活下來,她要打造一個可供人療癒身心的花園。結果,她辦到了。對她而言,花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可讓人滋生信心、產生連結、反觀自省。

人生使命 助人找回生命原動力

園藝,對他人而言,可能只是整理草地和修剪玫瑰,但對喬治娜而言,卻還有更深的意涵和重要性,「園藝,主要關乎兩件事:照顧和行動。你無法身當園丁,卻不照顧,也無法當個沒有行動力的園丁。照顧的行動是園丁的主要任務。」

喬治娜所感興趣的,不是園藝的表面義理,而是想看看有照顧行動力的人一旦走出自己的花園,會如何應對所處的世界。換言之,她把園藝視為人與世界互動的框架,在這種框架下,她深感滋養大地和療癒心靈息息相關。當然,她也非第一個提出此概念的人,她的著作《植物獵人》中有許多人的故事都反映出這個關聯。

融植物於生活中

線上雜誌《植物獵人》也在每月「玩耍」、「無常」、「驚喜」、「女性」等主題中體現這種關聯。讀者所看到的植物報導不再自外於人生,而是融入讀者的生活中,再透過喬治娜詩情畫意的書寫,讓人對這些植物產生好奇,有種存乎一體的感覺,這卻是在其他園藝雜誌上所看不到的。

而喬治娜所聚焦的是花園中的植物,非野生植物。因為她認為花園需要有人照料,有人文的部分又大過於人,它不似只重生產的農場,「花園是個詩意又切實的地方」。

此外,喬治娜不只提供平面閱讀的線上雜誌。近來,為了促進家中綠化,她與「植物生命平衡」平台(Plant Life Balance)合作,推出四種植物,幫助澳洲人綠化自己的家庭,從種植順勢療法的藥草到使用時尚灌木叢布置空間。民眾只要使用「植物生命平衡」平台的應用程式(Plant Life Balance app),就能評估所在空間的健康狀況,然後把植物配置在室內,增進空氣品質及人體健康。

植物世界很浩瀚

而今,喬治娜搬到雪梨北方的霍克斯伯里河(Hawkesbury River)附近,傍河而居,有個花園精進自己的園藝技巧,卻發現「園藝是門學問,愈深入愈了解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還很多」。

不過,她仍深諳各種植物的療效、種植祕訣和照顧方式。比方說,蘆薈可治蟲咬、皮疹和晒傷,又很好種植,薰衣草有安定神經和促進睡眠的作用,薄荷葉可用來泡茶及讓呼吸清爽;如要種出一個繁花錦簇的花園,就要了解種植地的環境和氣候,「每種植物的需求不同,愈了解,成功率愈高」;冬天的植物跟人一樣,也需要休養生息,特別是室內植物,不需要像夏天一樣澆太多水、施太多肥;另外,「要讓植物遠離暖氣和冷氣,因為這些空調設備會讓植物喪失水分,多數室內植物喜歡潮溼,靠暖氣太近,會垂頭喪氣。」

自從搬到新居所後,除了仍感到所知有限,她對自然環境有了更新的理解,即不管她從其他區域或線上資訊、書本得知有關某株植物的訊息,但其實都不是太有用的,因為植物有其自處之道,非外人能完全知悉。

氣候變遷的隱憂

近年來,氣候變遷問題令人憂心。喬治娜也引以為憂,但她覺得還是要抱持希望,不該因此而憤世嫉俗。每當她待在樹林裡、花園中,看到生機盎然的景象,就充滿希望,也同時百感交集,因為「人類和其他物種可能會因著氣候變遷而消失,但植物會綿延不絕」,這讓她既寬慰又難過。

儘管植物世界很浩瀚,但喬治娜深知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植物提供人類食物、衣物、藥物和遮蔽物,即一切生活所需,但我們對植物卻毫無益處。如果人類不存在了,自然界反倒欣欣向榮,但如果植物消失了,我們也將不存在。」正是她對植物和自然界的這層認知,讓她創辦線上雜誌,希望藉由探索和歡慶人類與植物的關聯,喚起更多人對植物的重視。

改變從個人做起

因著自己對植物的熱愛和對生命義理的洞悉,喬治娜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另類園丁」生涯,不僅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也讓她引以為豪的用自己的產出、與外界的互動及行動力,反映出所珍視的人生價值。她感覺自己在反璞歸真的路上。

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從工業發展至今,人類是離自然界愈來愈遠了。喬治娜深感,當人與自然失聯,不僅危害自身的生存,地球萬物也身處險境。當事情該有所改變,但礙於社會和經濟結構,整個社會和政治卻無法立即產生變革時,她認為,倒不如先著手於個人與植物、與自然關係的改變,這樣至少還能為希望和行動創造出空間。

而喬治娜今生的使命便是竭盡所為,包括藉由深具啟發性的線上雜誌,鼓勵世人看到和珍視這個大於人類的自然界,體悟人類與自然界彼此息息相關,而非各自分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