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人們習慣以大象來稱呼。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年壽可達七十歲,是動物界有情有義的族群。圖/吳奕璠
文/林少雯
象,人們習慣以大象來稱呼。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年壽可達七十歲,是動物界有情有義的族群。《動物星球》影集曾經介紹過,有一象群由母象帶領沿水草而遷徙,途中幼弱小象不幸死亡,象群在此停留,為小象舉行哀悼儀式後,才依依不捨踏上遷徙之路。第二年象群在遷徙路上,再次經過幼象死亡處,牠們沒有忘記幼象,圍繞著小象骸骨,再次舉行哀悼儀式。可見象的感情多麼深厚,跟人一樣。
清.徐謙編著的《物猶如此》書中,收錄《四庫全書》裡《矩齋雜記》篇中的一則〈孝象〉故事,敘述一位叫劉時用的人說:有一頭母象年事已高,即將壽終,已無法進食,身旁的小象心焦如焚,孝順地去找來肥嫩的青草,想要餵養母象,讓母象可以回復精力。母象身體已衰弱到無法咀嚼和吞嚥,小象悲傷難過,心急萬分。
牠心疼母象但又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用自己的鼻子輕柔地擦拭母象全身,那舉動就像人類輕撫即將往生的親人般。無限哀思,萬般不捨,全由小象鼻子上的千萬條神經傳達給親愛的媽媽。小象傷心欲絕,淚如雨下。如泉湧般的淚水依然喚不回摯愛的母親。母象斷了氣息,小象悲痛地撲倒在母象身旁。
故事原文是這樣的:
劉時用言:見一老象將死,其子取草飼之,已不能食,則運鼻周拭其身,雙淚如雨。及母死,子泣躍而仆。
鶴子,即《物猶如此》的作者徐謙評曰:「一腔血淚,滴滴從心坎流出。昊天罔極,何處想起,真覺滄海無盡,血淚亦無盡也。詩曰:乾陀萬里斷歸魂,運鼻周身半淚痕;血乳三年勞苦甚,何能寸草報深恩。」
詩中的血乳三年勞苦甚,在《說文》中有註:「象,一乳三年。」母象餵養小象乳汁三年,小象對母親的撫養之恩和愛如此深厚。物猶如此,人何不如!人類在父母的庇護下至少二十年才能獨立,孝養父母之心,豈能輸給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