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芳枝
今年是先父百歲冥誕,雖然已經缺席了三十次的父親節,然而對他的思念,從來不曾停止,有好多話想告訴他。
如果父親還在世,今年正好滿百,有好幾個曾孫喊他「阿祖」了。想像父親一百歲的模樣,一向講究服飾、髮型的他,應該還是個老帥哥吧!
父親剛強的性格裡隱藏著一顆柔軟感性的心,平日管教兒女十分嚴格,要我們學習規矩、辨別是非,但是對兒女也有著無微不至的關愛。不管工作或讀書,只要離開家,父親經常寫信給我們,字字鼓勵和叮嚀,牽掛著出遠門的孩子,綿長而細密的愛啊,是我成長時期最美好的記憶。
父親四十歲那年,我有一天放學時,在路上看到他虛弱地倚靠在三輪車上,臉色蒼白,懷裡抱著小提包,特地停下車跟我說,他要到鄉下爺爺家養病,並交代我:「大妞,爸爸如果死了,你們還可以住在宿舍,要幫媽媽照顧弟妹,知道嗎?」我難過地「嗯、嗯」點頭,眼淚流不停。不知道父親生了什麼病?為什麼會死?小小年紀對死亡有了強烈的恐懼。後來,父親斷斷續續又生了幾場大病,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家中經濟不是很好,食指浩繁,父母很少出門旅遊。父親退休時,兄弟姐妹都已結婚成家,經濟也改善不少,幾次想帶他們到日本旅遊,卻因事一再拖延而沒有實現,現在想起來真是遺憾。
父親六十九歲那年夏天,身體不適,四肢末端水腫併有血尿,立即進醫院詳細檢查。經醫師診斷是攝護腺癌第三期,開始一連串手術、化療的嚴峻挑戰。一年後,父親忍著痛平靜地面對生死。
我們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只有母親陪伴照顧父親。他勇敢無懼地面對往生的功課,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一件一件地為自己安排後事,鉅細靡遺,交代清楚,心情平靜舒和。身為子女,更加覺得不孝而哀痛逾恆。
父親常與我們分享他對人對事的觀察,最常掛在嘴邊就是這句「做人要真誠善良,做事要認真盡責」,寶貴的教導是無形的資產,讓我一生受益。父親手寫的家訓「抱道懷真」,一直掛在廳堂,一生的言行給兒孫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也是我們遵行的準則,裡面包含了多少的愛和期望,時時提醒我們、給我們的啟示,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行。
院子裡,父親手植的落羽松已達兩層樓高,綠蔭如傘,兒孫們常在樹下嬉戲,仰望枝葉茂盛的樹梢,彷彿他正靜靜地守候我們。父親踏踏實實地走過一生,身傳言教為後輩留下了精神典範,也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