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琬婷以好生態與蝙蝠在地共好 文/胡雪綾 |2020.07.25 語音朗讀 27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5歲榮獲「百大青農」肯定的陳琬婷,為了保留金山老家農地上,自然潔淨的土地、附近的保育動物,以及可即採即食的地瓜和玉米筍,煞費苦心設計各式教學活動,包含食農教育、蝙蝠生態、親子共學、戶外教學…… 圖/陳琬婷提供 陳琬婷和姐姐陳琬茵,接待慕名而來農場錄影的藝人朋友。 圖/陳琬婷提供 白天休息中的葉鼻蝠。 圖/陳琬婷提供 陳琬婷自認是「蝠」氣滿滿的八年級生。圖/陳琬婷提供親子烤蛋糕。圖/陳琬婷提供揉地瓜圓。圖/陳琬婷提供採菜體驗。圖/陳琬婷提供駕駛推土機。圖/陳琬婷提供駕駛推土機攀樹活動。 圖/陳琬婷提供 文/胡雪綾25歲榮獲「百大青農」肯定的陳琬婷,為了保留金山老家農地上,自然潔淨的土地、附近的保育動物,以及可即採即食的地瓜和玉米筍,煞費苦心設計各式教學活動,包含食農教育、蝙蝠生態、親子共學、戶外教學……在台灣,女農夫不稀奇,但25歲即榮獲「百大青農」肯定,這位女農夫得真的有點本事。更特別的是,在她從零開墾至今的金山遠足生態農場中,原本100多隻「原住民」葉鼻蝙蝠,如今已增生到200多隻,不但地瓜、玉米筍生機盎然,葉鼻蝠也成為近悅遠來的吸睛重點。一看就是個苦幹實幹青年的陳琬婷,高職時就讀台北市立工農園藝科。「會讀園藝科,是因為不愛讀書。好在爸爸一直認為:只要不怕吃苦,做什麼工作都能成功。」陳琬婷坦言,外婆的金山老家有塊小田地,但到了媽媽、舅舅這一代,全都從事建屋修繕等技工活,農田早已荒廢。就連她自己,高職時也沒把握畢業後,一定會從事和農藝相關的工作。務農不懼日晒雨淋直到大學時就讀屏東科大農園生產系,陳琬婷決心接續外公外婆,成為孫兒輩唯一的農夫,母親更大力支持並貸款買下旁邊的田地擴大面積,堅持不使用除草劑和化學藥劑,完全以自然農法耕作。「獲選為百大青農那年,我帶久病後行動不便的阿嬤,到農場參觀,阿嬤雖一生未曾務農,但看到我的成績,還是很激動,很欣慰。」剛滿30歲的陳琬婷坦言,能在短短幾年做出成績,而且被外界看見,不是只靠她一個人,而是全家人群策群力的結果。「種田不可或缺的,第一個就是要有乾淨的水源。還好家裡人手多,個個身懷絕技,所以山下一放假,全家就齊聚山上趕工,拉水管、焊接、修屋頂、補牆粉刷……」與葉鼻蝠驚悚相遇除了各種設施和設備,和農場「原住民」葉鼻蝠相遇的驚悚過程,也是靠全家人的力量,才得以留住這群嬌客。當初為了放置農具,必須重新整修農具間,陳琬婷打開木門走進去後,耳邊似乎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她好奇抬頭張望,立刻嚇出一身冷汗。「媽呀,這是什麼呀?好像是蝙蝠?,會不會吸人血呀?」陳琬婷馬上退出農具間,轉而變身「鍵盤農夫」,上網請教蝙蝠學會的臉友。幾天後,行家來到金山遠足農場,立刻指出這是一種對農夫很友善的蝙蝠,不但不會吃農作物,反而會吃妨礙農作物生長的害蟲。「從此以後,這群葉鼻蝠成為農場的『錦衣衛』,而我則是牠們的『保鑣』。」「蝙蝠是很敏感的哺乳動物,環境稍一改變或受打擾,牠們可能立刻整群搬走。」為了能留住蝙蝠在此生生不息,陳琬婷和爸爸擬定修繕計畫,蝙蝠10月南下度冬時趁機施工,清明時節蝙蝠北返後,白天牠們休息時絕不動工,唯有每天傍晚蝙蝠外出覓食的不到5個小時,可以全力趕工。蝙蝠在此生生不息陳琬婷和爸媽、叔叔、舅舅、姐姐、弟弟……全家族的人,湊齊了木工、泥工、電工、油漆工、廚工……花了3年多才把農具間整修好,也成功保全了蝙蝠的生態。「第2年,我數一數,發現蝙蝠變多了,原來,因為環境安全、食物豐富,不少母蝙蝠成功生下了小蝙蝠。」陳琬婷真心感謝蝙蝠不棄,願意在她的農場繁衍後代,讓族群愈來愈興旺。「務農並非想像中輕鬆,而是很辛苦的事。」陳琬婷說,雖然現代農夫已不用百分之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風吹日晒雨淋一樣不少,也免不了看天吃飯,此外,種植作物要配合節令和氣候,經營生態農場需要景觀維護、課程設計及進行教學,還要與到訪的親師生交流,必要時還要懂行銷……諸此種種眉角,都要努力學習。讓民眾重溫遠足夢如今,陳琬婷結合農場蝙蝠、水鹿和自然農法地瓜,打出「蝠祿地瓜」的品牌,同時也養雞生蛋,讓到訪的親子或幼兒園戶外教學,可以親手撿雞蛋做蛋糕、餅乾,加上雙胞胎姐姐同心協力,貢獻一手沖泡咖啡的美技……都讓金山遠足農場的知名度愈來愈響亮。「經營生態農場不能急功近利,一旦環境受到傷害,很可能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有趣的是,陳琬婷的農場網路很差,家長剛去時常會抱怨「沒辦法滑手機」,但開始跟孩子們互動踢足球、挖地瓜、揉地瓜圓或做蛋糕……共度一個美好的下午,很多人反過來謝謝陳琬婷,讓他們「好像回到小時候一樣的開心」。陳琬婷說,取名「遠足生態農場」,就是希望大家抱著小時候「熱切期盼去遠足」的心情,一來就愛上這個環境,找回自然童趣,不忘赤子之心。和野豬、山羌共享成果高二那年,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技能競賽,陳琬婷和另位女同學組成一隊,參加景觀造園組競賽,所有的對手,都是孔武有力的男生。陳琬婷雖然擔心在有限時間內,會不會抬土搬磚時手軟腿軟,卻仍壯膽鼓舞隊友:「怕什麼,女生有女生的優勢。」個子不大的兩個小女生,捲起袖子拚盡全力,果然奪得了第2名的佳績。得獎不但是榮耀加身,更有機會被推甄上科大。因為擁有不怕吃苦的特質,老師鼓勵陳琬婷選擇就讀屏東科大農業系,畢業後,也順理成章回到金山墾荒。「老實說,看到山上田地的第一眼,我就想打退堂鼓。」除了聯外只有能走小巴的產業道路,荒廢的田地什麼都沒有,等於一切要從零開始。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引水、翻地,2甲多的地終於被陳琬婷整理妥當,也順利以自然農法的方式種下地瓜、玉米筍。「原本夢想著幾個月後,地瓜、玉米開始採收,不但可以現採現吃,還能實現經營有機農場的理想,沒想到一夜之間『豬羊變色』全沒了。」原來,人愛吃的,動物也愛吃,山上的野豬、山羌、水鹿,早就聞香而來。就在陳琬婷即將要採收的前幾天,一夜之間,圍籬遭到破壞,地瓜7成以上被這群野生朋友一掃而空,讓陳琬婷欲哭無淚。「其實不能怪牠們,牠們也知道要找沒噴農藥的地瓜來吃呀。」想通這層道理,陳琬婷不生氣了,心想:就當成是拜碼頭的見面禮吧。第2年再種時,她把圍籬做得更堅固,而且在圍籬外多種了一些地瓜,算是免費「招待」這些朋友。「剛開始,地瓜成熟時,我還在地瓜園裡搭帳篷,半夜點燈睡在地瓜園裡,但後來發現,牠們只要有得吃,放點聲音驅趕,牠們並不會刻意破壞圍籬、踏壞田地,地瓜園、玉米筍園也能穩定生產,我就放心回屋裡睡了。」事實上,如今農場內,除了每年清明後固定造訪繁衍的200多隻葉鼻蝠,還常見各種台灣保育類動物,包含山羌、台灣藍鵲、白鼻心等,成為農場特殊的生態景觀。為了不干擾葉鼻蝠作息,陳琬婷一家人配合蝙蝠作息日夜顛倒,甚至農舍刻意維持粗胚的樣貌未曾裝修,就是擔心蝙蝠回不了家。7年多來,因為天然環境佳,既有山林野趣,還能遠眺海洋,陳琬婷努力開發食農教育的親子休閒活動,提供觀察蝙蝠的生態課程,鼓勵大人小孩都能沐浴山林中,和大自然及各種動物,形成共生互利的關係。 前一篇文章 「愛心市集」 8家蔬食業者上菜 這場還沒結束已預約下一場 下一篇文章 影/板橋勇警飛毛腿 跑百公尺逮18歲詐騙車手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除夕老公公 禮物盒溫暖病童心台灣、首爾、香港河川廢棄物調查 塑膠垃圾占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