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叢林國際文化周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7.25 語音朗讀 14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家歡喜學唱印度版〈三好歌〉。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介紹德國扭結麵包的故事。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用心準備色彩鮮豔的美國在地料理。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教團中,有來自不同種族、工作、年齡層的千餘位弟子,以六和敬為修持依歸,齊心努力將佛法弘揚全印度。今日,佛光山叢林學院在創辦人星雲大師慈悲平等的胸懷與願心下,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在每日規律作息的共住環境中,有著佛法的薰習與調整,自覺自重、相互合作,叢林生活中處處充滿平等尊重、國際融和的景象。大師說:「創建佛光山後,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政府派我代表佛教前往美國參加慶祝建國兩百周年活動,忽然眼界寬廣了,想起我應該為佛教轟轟烈烈做一番事業: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從此,我就立定志願,不管成功與否,都要弘揚佛法遍天下,不為個己求安樂。因此,在佛光山就更加想要把叢林教育辦好,培養國際弘法人才。」佛教要普及,除了教育還是教育,這是佛光山叢林學院年年招生的堅持,更是將人間佛教弘傳國際的根基。佛光山叢林學院每年培養國際弘法人才,文化語言的差異,從未減損「佛光普照三千界」的熱忱與願心。國際間的文化雖有著不同的族群、語言、風俗與思想,但我們這群國際弘法尖兵,抱持著大師「地球人」的精神,以一顆愛護大眾的慈悲心去包容不同的人事物,並融和各地文化,讓佛法在世界各地扎根。今年暑假,特別安排國際文化周,讓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生介紹家鄉文化,並於當周典座與大家分享家鄉料理,在叢林中體現人間佛教的融和與國際性。從「台灣周」體會本地文化的熱情與純樸、「印度周」帶領大家回到佛陀美麗的故鄉與用手吃飯的傳統、「歐美周」則是讓大家回顧海外弘法的艱辛與西方幽默思惟、「港澳大陸周」的風格多元,融和傳統與現代,還有來自東南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學生,用心備辦家鄉料理,大展身手,讓學院暑假有了國際文化的體驗。叢林學院師生透過國際文化周,進一步認識不同國家的生活環境、思考模式與文化特色,更在擔任典座、為大家服務的過程中,明白相互合作與交流溝通的重要,進而學會承擔、體諒與包容。承擔典座者肩負供應眾人飲食的重任,必須考量大眾的口味,拿捏食材配料及調味,讓大家都能歡喜盡興地享用料理。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透過自我觀照、內省,漸漸去除我慢與執著,感同身受他人的生命經驗,如大師所說,「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群體大眾中,是宗教家的本色,這也是到海外弘法佈教的根本要件。如果以過客的心態在弘法,菩提種子就不易在當地生根發芽。」透過國際文化周,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念態度,將來大家到各個國家弘法時,方能融入當地文化,和合大眾。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學習之道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禪機處處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