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民主退潮的反思

 |2020.07.21
4114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全球性「民主退潮」現象日益明顯,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歐美等老牌民主國家應對失當、疲態盡現,讓此一問題趨向更顯突出。其實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不滿民主的浪潮已經四處高漲;人類文明體制的演進,是否已進入複雜的變異期,未來前景如何,在在值得關注。

今年初英國劍橋大學發表《二○二○年全球民主滿意度報告》,指出許多國家的民主制度正處於萎靡不振狀態,對民主感到不滿者由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九,上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五十七點五。二○一九年也是有紀錄以來,人民對民主不滿情緒最高的一年。

這份報告是整合超過三千五百項調查和二十五項數據,才得出的結論。受訪者超過四百萬名、涵蓋一百五十個國家和地區,時間橫跨一九六九年至二○一九年,具有權威性。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危機、貪汙醜聞和內政外交失敗等因素,是導致民眾對民主制度產生不滿的主因;更直指民粹主義的冒起,是因為公眾對民主失去信心所致,是果而非因。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對美國、英國和澳洲這三個發達民主國家的不滿,在過去二十五年都出現兩位數的增幅。報告亦顯示,從一九九五年到二○二○年間,美國人民不滿民主制度上升的超過百分之三十五,增幅為所有發達國家之最,到今年更已高達五成。研究指出,自二○○八年金融海嘯起,美國人民對自身政制的觀感開始變得負面,而伊拉克戰爭、國內政壇兩極化、政府停擺,都增加人民的不滿情緒。

與此相對的,則是一些採行非西方民主體制的國家,對本身制度的信心反倒與日俱增。去年底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指出:「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和俄羅斯以不同的領導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今年六月坦承對西方模式的困惑與擔憂。由於疫情期間歐洲內部產生的各種不團結不協調現象,以及歐洲和西方各國在應對疫情上所出現的混亂與失措現象,讓她感嘆:「今天我們已經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自由民主的模式仍然至高無上」。她還強調:「最主要的是來自中國的挑戰,中國的政治制度能夠促使經濟獲得成功,也證實中國的體制是行之有效的。」

台灣是新興民主的國度,幾十年來一直奉行西方模式的民主價值,然而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退潮現象,我們不能不引以為憂。特別是這幾年台灣政黨傾軋劇烈,使得內耗更加嚴重,媒體只有立場不見是非,已失去第四權監督作用,再加上司法、監察的黨派化,乃至於學術界、文化界沾染政治顏色,這些都足以看出,台灣的民主發展同樣是在退步中。

過去我們總以台灣的民主制度自豪,甚至希望未來能夠「垂範」大陸;但如果我們的民主發展日漸退步,又如何去影響大陸?且不說大陸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力日益強大,就連梅克爾這樣的西方領袖都給予肯定;即使我們仍然相信並堅持自己的民主價值,但對於大陸基於國情所發展出來的體制道路,恐怕也不應一昧排拒,而應設法理解,並給予起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面對台灣民主發展的缺失,如何振衰起蔽、提升品質,讓民主之路回到正軌,我們每個人都有無可推卸的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