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23 智利綠色經濟幕後推手:馬塞洛.梅納

楊慧莉 |2020.07.11
2083觀看次
字級
環保行動與經濟發展,向來有如魚與熊掌般不可兼得。但,智利前環境部部長馬塞洛.梅納可不這麼想。事實上,他正協助家鄉打造綠色經濟,要讓智利在30年後成為零碳排的先進國家……圖╱取自網路
梅納(右)與前智利總統巴舍萊合影。圖╱取自網路

文╱楊慧莉

環保行動與經濟發展,向來有如魚與熊掌般不可兼得。但,智利前環境部部長馬塞洛.梅納可不這麼想。事實上,他正協助家鄉打造綠色經濟,要讓智利在30年後成為零碳排的先進國家……

生命軌跡
窮教授之子到環境部長


想像你住在一個霧霾嚴重的都市附近,儘管當地官員努力預測空汙狀況,卻還是常常凸槌,結果讓居民在空氣品質佳時足不出戶,空氣糟時反而在外趴趴走,這時你會留在原地?還是搬至其他地方?

以上是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市多年前的窘境。當地居民馬塞洛.梅納(Marcelo Mena, 1975-),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加入改善團隊,與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同事和聖地牙哥市官員推出一個專為聖地牙哥市量身訂做,可大大改進空汙預測狀況的範型,結果成效卓著。

環保意識始於童年

由於這項努力和其他成就,梅納獲頒愛荷華大學二○一三年的國際影響力獎,此獎專為對國際有重要貢獻的傑出校友而設。梅納於二○○三年和二○○七年分別拿到愛荷華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多年來,他對淨化家鄉的空氣品質不遺餘力。事實上,他童年就有淨化環境的想法。

原來,梅納成長於聖地牙哥五十英里外的村落,當地都是低收入戶,所嬉戲的溪水已遭垃圾汙染,而且與父母外出時常發現非法傾倒的垃圾。有一回,他在垃圾堆中認出一張家庭遊戲的計分卡,上頭有玩者的名字,便意識到自己對垃圾汙染問題也要負部分責任。此想法在他內心生根,之後隨他飄洋過海,遠渡到美國,因為在家鄉教書、靠著微薄薪水已難以養家的父親決定留美深造。

梅納和家人搬至美國愛荷華市後,不僅家庭生活改善了,生活圈子也擴大了。在教會人士獎學金計畫的資助下,梅納不僅跟修女學會了英文,還融入了一個國際社群,結識了美國、巴西、韓國、中國大陸等地的朋友,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讓他備感珍惜。

降空汙有成當部長

梅納後來回到智利完成高中和大學的生化工程教育,在廢水處理場服務三年後再啟程前往美國研究水質。

回國後,改善家鄉空氣品質,成為他努力的方向。他協助研發出的空氣預測品質範型「可用來決定你當天是否可開車或是使用燒柴的爐子……」,有利於都市空氣品質的管理,這種範型以更精準的四十八小時預測系統,讓都市可以有幾天較好的空氣品質,為聖地牙哥市的空氣品質寫下里程碑。梅納認為,這是應用科學效力於公共政策的好例子。

梅納後來在智利安德烈斯.貝洛大學(Universidad Andrés Bello)擔任環境工程系及永續能源研究中心的主任,任職才一年就因再生能源、空氣汙染範型、生物燃料等先進的研究,而大大提高其系上知名度,學生註冊率提升百分之六十七。

二○一七年,梅納因降低智利的「短期氣候汙染物」和空汙而獲頒「氣候和乾淨空氣獎」(Climate & Clean Air Awards)。此時,他是智利的環境部部長。在他的領導下,智利發展出一套「大氣汙染預防和淨化」計畫,這些計畫的落實大大降低了空氣汙染,使智利在全球改善空氣品質行動上躍居領袖地位。

身體力行環保生活

擔任智利環境部部長期間,梅納擁有公私部門的合作夥伴,這正是區域性淨化計畫所需要的。他總能適應各種深具挑戰性的狀況,這成為他的領導風格。他的韌性和機智驅動了智利於二○一八年底前建立了二十個淨化計畫。

梅納的計畫協助降低了智利十四個城市的細懸浮微粒,首都聖地牙哥市則是自一九八九年以來已減少百分之七十一的細懸浮微粒。

除了提出有效環保政策,梅納在繁忙的公務間也身體力行他的「綠色」環保思惟,每天騎上車程約十五英里的單車上班。儘管有些辛苦,但為了改善都市嚴重的空汙狀況,他必須以身作則的提供較環保的交通方式。此外,他還擁有一台混合動力車,並讓住屋裝上了可善用太陽能的光伏板。

梅納很驕傲的自稱為「環保人士」,最重要的是,他身體力行,說到做到!

專家見解
氣候行動有利經濟發展


梅納目前已辭去環境部部長之職,不過他仍被賦予協助智利打造零碳排經濟的任務,而這個任務要在二○五○年之前完成。

梅納表示,「二○五○年零碳排放」是智利對聯合國承諾的最新「國家自定減碳貢獻數值」(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簡稱NDC),這使得它領先其他美洲國家,讓智利人備受激勵。事實上,智利最近已有許多跟氣候變遷有關且值得稱許的行動,涵蓋了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由於智利的經濟向來依附在礦產、農業等會大量排放碳的產業,如今的轉變不僅成為他國典範,也讓人好奇其轉型過程,以及「國家自定減碳貢獻數值」對智利的意義。

傳統經濟引發動盪

作為推動智利「新」氣象的核心人物之一,梅納於受訪時坦言,「智利之所以有這樣減碳的遠見和抱負,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其中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再生能源是很值得投資的領域,它可降低能源成本。」

當智利決定要達到「二○五○年零碳排放」目標時,就勢必走上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原本高度仰賴的化石燃料工業就得轉型成低碳排放產業,氫經濟於是登場,梅納與勞動部、能源部為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納入了能源效率、碳補集等做法。此外,智利還有許多的自然資本,善用這些資本,並大量種樹,要達到鎖定目標,指日可待。

當然,所有事並非一蹴可幾。梅納在受訪時談及近十年來智利經濟轉型所歷經的社會抗爭和不同政府的作風,包括智利人民反對建造發電六千兆瓦的燃煤發電廠、前智利總統巴舍萊大規模的水力發電廠計畫等,諸多狀況成為開發再生能源的契機,後來又經課徵碳稅、提出環境法規、建立能源策略等作為,讓二○五○年全面改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變得可行。

不過,梅納認為,智利過去的經濟模型之所以受到質疑,主要是拜大規模的環境議題所賜,因為「很多時候大型燃煤發電廠會造成所在地居民的死亡率,是其他地區居民的兩倍,社會動盪即源於此」。而今,智利人一路走來已有共識,巴不得趕緊淘汰掉不適用的燃煤發電廠。

改變深入各個面向

近來,智利也深受新冠病毒的危害,他們因一時大意而讓疫情變得嚴峻。所幸,近二十年來智利採取有效的空氣淨化行動,空汙情況已經改善許多,否則會有更多人殞命,因為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疫情在空汙嚴重地區的致死率會更高。梅納認為,當初如果沒有改善空氣品質,智利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可能會多出四倍,因此解決新冠病毒問題的當下,應該連同讓許多都市窒息的空汙危機也一併處理。

首都聖地牙哥市曾是拉丁美洲空汙最嚴重的都市之一,現在狀況好很多,汽車相關的碳排放量降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目前,智利是全球電動公車數量第二多的國家,未來還會繼續擴充數量,因為「比起柴油公車,電動公車的成本還少了將近百分之七十」。

不過,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問題,智利所採取的行動不僅是表面所見的一些具體措施,還包括了心態上的改變。過去,為了發展經濟,智利鼓勵人民多多消費,卻摧毀了環境;現在,他們以少為多,衣服夠穿就好,毋須多買一件。

此外,智利也想在食物系統上下功夫。比起生活其他面向,梅納覺得飲食部分涉及文化,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其相關決定也將對智利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舉例而言,智利熱中足球賽事,每次都以燒烤食物慶祝,造成空氣汙染。除了不當烹調外,智利還有過度捕撈智利海鱸魚的問題,造成海洋生態失衡。梅納認為,未來如果要維持生物多樣性,就要改變他們與環境的關係。

後疫情的經濟走勢

今天,智利聚焦於零碳排放目標的宏觀經濟影響力。他們把氣候變遷的風險轉化為經濟成長的契機,這顯示在較低的交通運輸費和能源成本,光這兩項就能讓他們的經濟更具競爭力。現在,他們不僅談論讓空氣更乾淨的效益,也談增加環保投資後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

梅納表示,智利所為可供他國借鏡,特別是後疫情時代,每個國家需要從更低的能源成本、更佳的空氣品質和更平衡的生態中慢慢復原,而發展更多的再生能源是改善空汙和降低能源成本的唯一之道。

除了政府有作為,智利在綠色經濟發展上足以為世界表率的最大原因是,全民有共識。梅納表示,有百分之八十六的智利人說氣候變遷是最大的外在威脅,因為他們每天都看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以及其如何導致區域性的貧窮。

因應氣候變遷問題而發展再生能源,儘管這有極大的經濟效益,但總有一些人因不解或無法立竿見影而反對這種氣候行動。對此,梅納表示,世界銀行為氣候行動成立了一個財政部長聯盟,讓採取這類氣候行動的國家在有力的經濟系統資助下,得以繼續,不因分歧的意見和過渡時期的風險而中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