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 少數民族婚俗──不落夫家

文/胡其瑞 |2020.07.09
1761觀看次
字級

文/胡其瑞

時序過得好快,六月就在端午節的氣氛中悄悄過去了。大家都說六月是個結婚的好月,「六月新娘」這個詞彙也常成為婚禮相關產業愛用的噱頭。據說在古羅馬的神話中,眾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的妻子茱諾(Juno)是掌管婚姻與生產的女神,因此我們現在英文裡所稱的六月(June)字源,其實也就是來自於茱諾的名字。因為茱諾女神的眷顧,所以在六月結婚的佳偶,被認為可以得到茱諾女神的祝福,而「六月新娘」這個名詞也就不脛而走了。

然而,就宗教學的角度來看,婚禮只不過是一個「通過儀式」或是「生命禮儀」,婚後生活裡的柴米油鹽才是真正要面對的人生課題。相較於一般我們所認為的「出嫁從夫」概念,在以前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婚俗當中,則普遍存在著一個被稱做「不落夫家」的習俗,結了婚的新娘仍然住在娘家,所以這個習俗又被稱為「不坐家」。

簡單地說,不落夫家就是指新人結婚之後,新娘在婚禮過後不久就回娘家居住,夫家只有在農忙時節才會由丈夫前去帶太太回到夫家幫忙從事生產;農忙結束後,太太又可以回到娘家居住。與我們現在住在大城市、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環境不同,早期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不像大城市這般方便,所以這一趟來回,不是轉眼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有時候光是走路就要許多天。但這種多次來回的情況,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家庭中算是普遍的現象。

不過,新娘也不是一直都住在娘家,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待在夫家呢?答案是懷了第一胎的孩子以後,這時懷了孕的妻子就得依習俗在夫家長住了。

從大方向來看,這個習俗其實在某個程度上保護了新娘不會太快進入夫家而造成太多與新家庭的摩擦(例如婆媳問題);而新娘在來回夫家與娘家之間,也讓新娘不至於太快斷絕與原生家庭間的聯繫,多少能夠讓家中的勞動力不因自己的出嫁而突然減少太多。

但是在一些記載中,在不落夫家的日子裡,夫妻雙方都仍然與自己的前男女朋友有往來,至於「往來」到什麼程度?只有個人知道。

由於丈夫不大相信妻子懷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的,所以衍生出「幼子繼承制」(也就是最小的孩子繼承家業,因為這個孩子比較能確定是自己的)。正因為如此,這種不落夫家的習俗讓早期在此間傳教的基督宗教傳教士期期以為不可,故對此風俗大力抵制呢!

就學術研究上來說,這種婚俗是由所謂的「群婚制度」到「對偶婚」制度的過渡。用比較白話的說法,大概就是「多元成家」與「一夫一妻」制間的拉鋸吧?但撇開這個習俗在「婚姻忠誠」上的問題,其實不落夫家確實帶給少數民族新婚夫妻間一種距離的美感,我不能說這樣就一定沒有婆媳問題。

但是結了婚的人都知道,要兩個完全不同生長背景的人突然間一起生活,確實會有很多摩擦,大至家務分工,小至牙膏怎麼擠,都有可能造成衝突,而不落夫家讓彼此有磨合與適應的空間與時間,從這個角度看,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婚姻禮俗。

隨著現代婚姻制度的興起與國家控制力的延伸,這種不落夫家的婚俗已經在少數民族地區絕跡了,只記載在許多早期田野調查報告,或是采風問俗記者報導中,留給讀者許多想像的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