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南市的許信國,十年來每逢周末,都從台南開車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當義工,佛館大小庶務樣樣精通。歷經過罹癌、化療,服務讓許信國修心轉念,學會廣結善緣,天天笑口常開,忘記病痛。圖╱人間社記者王安兒
【人間社記者王安兒大樹報導】住在台南市的許信國,十年來每逢周末,都從台南開車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當義工,佛館大小庶務樣樣精通。歷經過罹癌、化療,服務讓許信國修心轉念,學會廣結善緣,天天笑口常開,忘記病痛。
走進佛館本館大廳,就能聽到許信國爽朗熱情的招呼聲,很難想像他年輕時是個火爆少年仔,念軍校時還被長官就近監管,現在時常分享「人人具有佛性」,判若兩人。
「我真的是到佛館當義工,才認清真正的自己,學習正知正見、與人相處的訣竅。」六十八歲的許信國說,十四年前,他被診斷罹患大腸癌,太太鼓勵他當義工累積福報,當時他很鐵齒,但拗不過妻子的盛情,兩人一起到佛光山南台別院發心服務。
佛館落成啟用前,夫妻倆時常南下支援,當時義工不多,身為男眾的許信國幾乎包辦大小雜務。法師們十八般武藝樣樣教,他也歡喜地樣樣學。當時他因大腸癌戴著人工造口,後來還經歷過兩次大手術和化療,都無法阻擋他與大眾結緣,出坡、雲水書車、合唱團表演,都有他的身影。
十年走來,許信國說最大收穫是學會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的「不比較、不計較」,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常常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念頭一轉,看待人事物的想法就不同。他很感謝佛館讓他提供「給人利用」的價值,換來健康及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