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少女》雙部曲 圖/字畝文化提供
《鹿港少女》雙部曲 圖/字畝文化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嶺月(一九三四至一九九八)女士,逝世已二十二年了,其生前著作包括兒童文學創作、親子經營、翻譯等等,有幾百種之多,在上世紀,是台灣最重要的兒童讀物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雖多,最為經典的卻是兩部分別在一九九一及一九九三年出版的《老三甲的故事》及《聰明的爸爸》兩本自傳式兒童少年小說。兩本作品之所以聞名,乃是她讀小學及初中時代,剛好跨越日據後期,及政府遷台初期,她親身感受日據時代和光復初期一些政治和社會的動盪不安,卻能在書中,以兒童和少女的身分,客觀地描述她快樂的小學生活和初中時期的青春飛揚。兒童的純真和少女的奔放,是小說中的主軸,政治或社會動蕩的不安,則藏諸小說的背景中。故兒童、青少年讀來覺得她的學校生活有趣,大人則能讀出歷史的影子。
經典著作繼續流傳
筆者有幸能認識嶺月女士,是一九九三年八月,我在當時由馮季眉女士主編的《國語日報》家庭版有個「每周書訊」專欄,有次介紹她的新書《聰明的爸爸》,想不到隔日就收到她寄來的限時專送感謝信;兩、三星期後,又親自來國圖看望我這後生晚輩。讓我受寵若驚,因能夠親眼見到大有名氣的前輩作家,而且發現她是個雍容華貴卻又相當熱忱的人,知道我們正在建置一套「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就經常提供許多她的相關報導資料,為我們同仁建檔、登錄;我們都心想,如果每位作家都如此主動、熱心,這套文學史料系統,當不難成為完整的作家資料庫。
嶺月女士英年早逝,得年才六十四,但留下作品無數。現已轉任字畝出版社發行人的馮季眉女士,決定將其《老三甲的故事》及《聰明的爸爸》重新再版問世,目的是讓她的經典著作,有更好的留存和和繼續傳布的機會;也讓現在的小朋友和年輕的讀者,能讀到上一世紀流傳的好書,更能對台灣史、台灣教育的演變,有所認識。
字體及行距增大了
說是新版,其實也花了不少重編、整理的功夫。首先,這兩本書變為套書,名為《鹿港少女》。原先嶺月先寫,且早兩年版的《老三甲的故事》,因是敘寫其初中生活,現改名為《再見了老三甲》,列為套書第二冊。原來後出版的《聰明的爸爸》,因是描寫小學生活,改名為《一年櫻班開學了》,則列為第一冊,兩書成套,讀來較有時代次序。
書中的篇名也順應時代變革,部分做了變更。插畫方面也另請曹俊彥先生重新以淡彩著畫,不僅篇幅多了,也亮麗多了。書中也不時有「閱讀補充包」的欄邊解說,是舊版沒有的。最重要的是,字體及行距增大了,讓銀髮族的我,讀來舒適不費眼力;要知道,如果銀髮族讀來舒適,也就是適合兒少年們閱讀了。另外,封面設計也顯淡雅、好看。
這是全新、好看的套書,但嶺月昔日的身影和風采,依舊在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