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館紀行》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台灣文學旅行作家陳銘磻,耗時40年,分年分次,陸續走訪日本各地,探訪文學作家紀念館,日前彙整成《日本文學館紀行》一書。讀者閱讀本書,當可了解日本為何文風鼎盛,出了兩位諾貝爾文學作家——川端康成和3月才逝世的大江健三郎,以及每年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村上春樹等,在以英文為主的諾獎西方世界中,這可是很不容易的。
日本社會普遍重視文學,且認為:「一座理解文化美學的偉大城市,必須建構一座以作家為主張,並能展現人文風貌的文學館」,故自1963年即成立文學館籌備會,獲得一萬多人迴響、贊助。1967年4月13日,日本首座官方認證的文學館「日本近代文學館」開館,自此之後,各地文學團體相繼以地方作家的故居,或與某經典名著內容有淵源的地方,申請設立文學館或紀念館,完成764所的文學館,為全世界擁有最多文學博物館的國家。
即使尚未作古的村上春樹,母校早稻田大學也於2019年在圖書館設立「村上春樹文學紀念館」,只是被村上笑稱自己尚未死去,才先用「村上春樹圖書館」之名,但2021年落成的該館,收藏村上春樹各種豐富的原稿,以及黑膠唱片兩萬張,可謂另類的文學館。
重現小說場景
日本文學館達7百多所,本書自不能收錄齊全,故作者選錄台灣較熟悉的日本作家相關文學館計50篇介紹。
全書分三輯,第一輯「特定作家之紀念館」28所,大致由北往南介紹,從北海道旭川的三浦綾子紀念文學館、札幌的渡邊淳一文學館、青森的太宰治紀念館、岩手花卷的宮澤賢治紀念館,到長崎的遠藤周作文學館等。內容穿插作家生平或重要作品內容、文學館的建築特色,以及周邊環境、文創商品等。
第二輯則呈現作家某著名作品的情境,或為某作品寫作而居住過的地方所建的文學館舍,總共14所。
例如川端康成《雪國》在越後湯澤,竟然就設有高半旅館霞之間及雪國館兩座川端住過或描寫過場景的紀念資料室。還有他寫的《伊豆的舞孃》的湯本館,也成紀念之地。
最近比較有國人前往的鳥取縣,則有《名偵探柯南》的青山剛昌故鄉館,及以《鬼太郎》聞名的水木茂紀念館。
第三輯則為區域性的綜合文學館,如前述東京目黑區的日本近代文學館,以及神奈川近代文學博物館、姬路文學館等8所。所展出的與當地有關的作家自然較多,和我們的縣市文學館相似。
其實,國內文學館並不多,除台南有一所國立台灣文學館外,少數資深已逝國寶級作家有個人文學館或紀念館外,僅有少數縣市設有文學館,例如高雄文學館、南投文學資料館、宜蘭文學館、彰化文學館、台中文學館,甚至連台北市、桃園市等大都會,都還只在籌畫或工程之中,因此,除了一般讀者,文化主管部門或單位,也可以多多參考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