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創客】 巴可熱木 用心鑽研 做別人眼中沒必要的事

文/記者杜剛、于濤、宿傳義 |2020.06.28
1168觀看次
字級
巴可熱木在創新工作室中研發新技術。 圖/新華社
巴可熱木和他負責的創新工作室廣受好評,2019年更獲聘為東北電力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變電運維檢修專家。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績,身旁的同事認為,或許是因為他總愛花費精力去做別人眼裡「沒必要」做的事,以及持之以恆追求技術創新。圖/新華社
巴可熱木(左)為年輕同事講解專業知識。圖/新華社

文/記者杜剛、于濤、宿傳義

新疆烏魯木齊市城北的二百二十千伏老滿城變電站內,身高超過一百九十公分的巴可熱木.艾克拜爾被牛仔工裝和安全帽包裹得嚴嚴實實,他繫著安全帶,在狹窄的設備間更換日趨老化的隔離開關。這個變電站,是烏魯木齊市電網的重要「心臟」之一。

變電站內隨處可見的「止步,高壓危險」防護條時刻提醒人們,在這裡再謹慎也不為過。對於「電」,三十一歲的巴可熱木的感情很複雜。多年前,他的一位親人觸電身亡,這件事使他想嘗試揭開「電」背後的祕密,讓身邊的家人、朋友免於「電」的傷害。

所以在報考大學時,他選擇了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二○一二年畢業後進入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工作。經過幾年工作,他從一線變電檢修員成長為系統內小有名氣的創客,被不少人熟知。

帶領團隊奪獎

阿里木江.乃吉買提是巴可熱木工作不久後的師父,兩人一塊工作了六年多。他說,巴可熱木一直在奮鬥進步,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強,更難能可貴的是能提出新想法。因為善於創新,巴可熱木於二○一四年加入公司的一個創新工作室,二○一七年成長為該工作室領頭人。

二○一四年,在一座二百二十千伏變電站換型工程中,巴可熱木研究推出的新技術方案大幅縮短施工工期,解決了電力工程中的難題,該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二○一八年,他帶領團隊、聯合湖南大學開展絕緣子檢測及可靠性提升專題研究,將「事故後處理」變為「事故前預防」,該技術獲得新疆科技進步三等獎。

到目前為止,巴可熱木主持並完成二十五項創新課題,八項課題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兩項課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他的研究成果中,獲得大陸國家級優秀QC(品質管理)成果兩項、省部級優秀QC成果十二項,有十八項新技術在新疆廣泛應用。

巴可熱木和他負責的創新工作室廣受好評。二○一九年十二月,他被東北電力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聘請為變電運維檢修專業方面的專家。

在同事看來,巴可熱木取得這些成績,或許是因為他總愛花費精力去做別人眼裡「沒必要」做的事,對「安全加碼」、「省時省力」技術創新的追求,可以用持之以恆來形容。

憂慮創新枯竭

然而,「持之以恆」背後是巴可熱木對創新枯竭的憂慮。「畢竟我們日常就接觸幾種數得過來的設備,自己思惟容易固化。」他說,感謝公司搭建平台,使得創新工作室的夥伴們有機會和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員交流,推出新的研究課題。

如今,作為公司技術監督管理專責的巴可熱木,主要工作是督查施工現場,但有時也忍不住去進行施工操作,「因為現場施工和技術創新是相互離不開的,我們的技術創新都來源於施工現場,也服務施工現場。我們要確保設備能夠高質量、零缺陷運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