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台街洋樓 住著台北城發展軌跡

李祖翔 |2020.06.25
2309觀看次
字級
洋樓在現代街景中獨樹一格,被以古蹟形式保存,有重要歷史意義。圖╱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提供
黃俊達(左)帶導覽,介紹高石忠慥來台後的足跡及建設。 圖/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提供
北門距離撫台街洋樓百餘公尺。圖╱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了解歷史可以記取教訓、知古鑑今,認識家鄉更可以助人。」台北撫台街洋樓邁入一百一十歲生日,委辦經營的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正規畫舉辦一系列導覽活動,副祕書長黃俊達分享研究的意外之喜,是解開一個個城市謎團,尤其能幫人「尋根」,他說自從研究了台北城的發展,讓許多人事物都有了連結。

一位年邁的七十歲日本長者,造訪台北多次,甚至代表母親參加北一女的活動,就是為了尋回母親的童年記憶。他的母親是「灣生」(日本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雖已過世,孩子卻想一睹母親兒時生活的環境,去年找到學會,打探得知母親曾在漢口街一帶經營毛巾店,直到戰敗後返國。

「其實他也幫我們補充了更多歷史空缺的一面。」黃俊達說。

現代街景 與古蹟前身不搭調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旅客,自稱到紐約出差,返程卻搭了飛機來台灣,想找爺爺家書中提及任職過的《人民導報》,那是一間創刊於一九四六年元旦的左派刊物,因報導二二八事件遭禁,成立一年多就解散,而報社地址就在現今的台北撫台街洋樓,是洋樓的第三任主人。爺爺雖然只在台灣的時間很短,但終身難忘最青春、熱血筆耕的那一年。

洋樓第二任主人則是佐土原商會,一間貿易行,創辦人的孫子也回來洋樓尋根過;第一任主人的身分更特別,是建造者,也是營造商「大倉組」主任高石忠慥,為了「台灣基本建設」到台北,後代雖然知道一部分的歷史,細節卻不清楚,黃俊達感慨:「如果不是研究,台灣與日本的這段歷史會一直空白下去。」

去年洋樓辦了一場「歸去來─台北、柳川水城記憶」特展,因為高石忠慥的家鄉柳川與日本詩人北原白秋一樣,因此有了連結,當時北原白秋傳記故事在日本上映,男主角AKIRA就特地造訪洋樓。一個家鄉連結了水城柳川和台北,讓兩地多了一分親切感。

公園編號 來自昔日都市計畫

知道歷史就像對城市的理解打開新視野,更有家鄉認同感,但研究不容易,為了讓人們深入認識歷史,學會才在洋樓一百一十歲,籌畫出版高石忠慥在一九一一年發表的文章,將他初次造訪台灣的見聞變成繪本,對比現代建築與古蹟的前身,「看了就會恍然大悟,為什麼很多建物與現代街景格格不入了」。

台北撫台街洋樓營運長王維潔進一步分享歷史研究的收穫,就是解開一個又一個謎團,如高石忠慥到了基隆,第一印象是無法適應漢人白天點燈的習慣,研究得知,是因為房子低矮,採光不足;大安森林以前叫7號公園,1號公園是現在的圓山公園,與它相對的新公園即二二八紀念公園。

為什麼公園有編號?原來是當年日本都市計畫預定的,「可以說了解歷史才對都市再生、城市設計有更多想法」。

歷史是生活的一部分,「想知道未來十年的城市長什麼樣子?先看看以前的面貌!」學會每年推出創新活動,有不一樣的導覽路線,能認識北門、西門等台北城範圍的古蹟,認識百年前稀有的第一條斑馬線。

洋樓還有創辦人高石組常設展、台北車站展、台北百年記憶,每周六有小型演講、書市集和絹印體驗,疫情期間,更邀文化資產研究員、日籍文史作家在北門開講,有興趣的民眾都能參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