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喝熱飲 用對方法不傷身

陳玲芳 |2020.06.23
186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炎炎夏日,面對冰沙、冰淇淋、雪花冰等各式誘人冰品,偏偏耳邊總會響起「吃冰傷身」的告誡,事實果真如此?

另外,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曾將咖啡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質,近日發表研究結果則指出,問題不在咖啡,而是「高溫」飲用惹的禍。且讓專家教你聰明吃冰、喝熱飲,滿足口欲、不傷身的方法。

中醫師張文馨表示,從中醫觀點,冰品屬於「寒溼之物」,寒會傷「氣」,影響五臟六腑運行,使代謝機能下降,她歸納四個聰明吃冰的方法:首先,「中午是最佳時機」,因為中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也是人體陽氣最旺、較容易中暑的時間;她認為,正午到下午三時,是吃冰最佳時刻。太陽下山以後,冰品就少吃為宜。

其次,「飯後一小時再吃」,張文馨說「空腹時不宜吃冰」;因為清涼冰品一下肚,首當其衝的就是消化系統;應該在吃飽飯後,至少相隔一小時再吃冰,避免短時間內「忽冷忽熱」刺激腸胃。有人喜歡邊用餐邊喝冷飲,也是不良習慣。

再來,吃冰也不宜狼吞虎嚥。冰品入口後,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了,再慢慢吞下。吃冰速度過快會刺激交感神經,讓血管快速收縮,誘發「冰淇淋頭痛」。

最後,「選擇溫熱性食材製冰品」,由於冰本身屬寒性,如能以天然、溫熱性食材製成的冰品,可以中和冰的寒性。她舉例,如桂花、荔枝、桂圓、黑糖等熱性食材做成的冰比較溫和,反之,西瓜、葡萄柚等寒性食物製成冰品最好淺嘗即止。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說,熱飲可能導致食道慢性炎症,從而破壞細胞中的DNA並導致癌症。他提醒,除了喝熱茶、熱咖啡以外,吃火鍋時也要注意不讓「太燙」食物入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