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手札】 說說故事畫畫劇情《歸鄉》

文/吳孟樵 |2020.06.21
1955觀看次
字級
除了理性剖析電影,這本書同時收錄作者回望自己生命經驗與家庭的感性抒懷:關於親子、家庭,以及懵懵懂懂的自我認識與成長。圖/新銳文創提供

文/吳孟樵

感受風的氣息、駐足觀看路樹、雲、月……甚至是光影的飄飛捲動,成為可以揣思編織的故事。喜歡從——眼神、手指、腿、背影——想像人(或動物)的心情,而「聲音」可以誘發多種想像力。曾無意間聽到以俄國詩人葉謝寧的詩所編製的音樂,我反覆聆聽,感受到那股平靜與不平靜的低喟,再查看他的照片,果然有雙憂鬱的眼神,他有首詩是〈情人的手像一對天鵝〉。阿赫馬托娃的詩〈深色面紗下我緊握雙手〉,意象與風緊緊結合,我每每被這首詩帶入一種我可以創造的畫面裡。那麼,「手」,會是我這本書裡必要描述的情境之一。

與自己內心對話

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認為藝術家運用個人語言,竭盡所能傳達自身所能感受到的世界。藝術家尋找新手法不是為了愉悅的美學感受,而是必須在磨難中,表達作者對待現實的態度。

所謂的語言,自然是多種形式的表達與建構。身在磨難中,真實呈現這狀態且具有超乎情境的獨特觀,絕對與美感經驗有關。小朝曾找我為他的朋友們演講,主題是「談美」,這議題很大,綜合來說,我認為:美,不代表不受摧殘;美,必須帶給人珍惜的剔透感,淬煉出與他人可以產生共有的情緒。

天真、真誠、冷情、執拗、任性、飄忽、變與不變,幾乎綜合了我既意外又不意外的人生。該念書的時段不念書、該留心的事不留心,幾乎日日恍神,最常見的狀態是:放空發呆、大量喝咖啡、長時間睡覺或不太睡覺、做夢與觀看夢境、看書看電影,以及我放在心上的「對於愛的責任」。這些形成我書寫的源頭,嘗試以不同的文體創作,不刻意積累什麼,而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形成風或水的流動,飄(漂)流到哪就是哪,繼續啟航。

井中觀天亮閃閃

原本是六萬多字的專論出版成書,我卻臨機想以此紀念爸媽,於是才分列為「輯一」與「輯二」。一是理性分析電影,附錄原本想收錄更多篇與父子或父女、母子的親子電影,考量此書會太厚,希望日後有機會另行出版;另一以感性甚至是帶淚的心寫爸媽。看似不同屬性的文章,期以文學組合,再以文字建構畫面,讓情感似水長流,也隨風展現最好的姿態。

每一次校閱書稿,每一次得進行很長時間的傷感,陷落在「輯二」每一篇的情境裡想念爸媽。回想爸爸對我的信任、回想媽媽的憂心。本只是揣摩出「輯一」,俄國電影《歸鄉》導演薩金塞夫四歲時的心情,某回在咖啡店裡看著看著書稿,薩金塞夫的四歲,猛烈竄出我大約三、四歲時的畫面,那是媽媽下車後往前狂奔,我穿的是很漂亮的小童鞋,看著媽媽怎能穿著細跟高跟鞋奔跑,我怕追不上會搞丟?這畫面,本就記得,卻不懂童年起,為何幾乎夜夜是奔跑的噩夢,大喊大叫。此時,懂了、解了夢境。

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伊凡的少年時代》,少年伊凡與媽媽一同觀看一口井,媽媽對他說:「在一口深井裡,即使在最耀眼的白晝,也能看到星星。」想起一位朋友以火箭比喻,希望讓我一飛沖天。我像是處在深井裡掘探地底又仰望天空者,無論是無知或是深度覺察,我都只想成為我自己,並且讓自己一天比一天好。

(本文摘自新銳文創出版《《歸鄉》的親子關係與俄羅斯文化:這位導演,讓我想起我爸媽》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