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孟樵
文/吳孟樵
研究大腦的神經學者溫森(Jonathan Winson)說,做夢是「盤整記憶」。意即,夢境是盤整記憶的地方。
動物或人類趁著身體休息時,不知不覺地處理記憶,這與生物演化歷程有關。唯有在快速動眼睡眠,白天的考驗和過往的記憶力才能調節行為。他研究海馬迴,眼睛快速運動睡眠,以及其他動物的睡眠狀態和腦波之後,提出:「夢境反應出個體求生策略」。短期記憶若要轉入長期儲存,必須花三年時間藉做夢進入「記憶線路」。這些足以說明睡眠的重要性。
佛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的滿足」。
人性面對美夢流連;若是噩夢則是驚醒。無數影迷驚豔於諾蘭編導的電影《全面啟動》,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是個造夢者,自己卻不敢輕易入夢,對夢境有多番生動且立體的描述。
我常做夢,夢境,在我看來需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