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下(下)

文╱張春榮 |2020.06.18
1099觀看次
字級

文╱張春榮

副教授當了九年,猶記九月開學,下課邁出校門,在騎樓下竟巧遇大學教我「散文習作」的老師。我欠身打招呼,老師微微一笑,劈頭就開門見山:「升等了沒?」我自然搖頭。「當主任了沒?」我繼續搖頭。「我以為你很行!」一支明箭亮堂堂射過來,射得我尷尬呆立。不急著升等不行嗎?我記起花了三年和妻合著《中外名人智慧語》,有長輩看了,直搖頭:「這種書不能拿來升等,有什麼用?」我只能笑而不答。人各有志,不一定要前仆後繼。

十月午後仍熾陽高燃,讓人頭壓低眼睛都快瞇起。上完四點的課,輕輕鬆鬆騎著腳踏車回家。順循專用道,穿過公園,緩緩滑經清真寺。說時遲,那時快,欣欣客運和機車強烈擦撞,機車整個彈空直砸過來。心頭凜驚,來不及喊叫,急按煞車,人車瞬間重摔馬路,西裝褲破裂。呆愣地面,一顆心「卜通卜通」如急鼓擂震幾乎快跳出喉嚨。好險啊!心想如背部遭重擊脊椎斷裂,「吾命休矣!」涔涔冷汗直流,當下「無常」兩大字悍然閃現眼前,「一旦無常萬事休!」人不能永遠擁有明天,能不令人膽顫心驚?

一跛一跛回到家,妻急陪我到醫院治療,除了叮嚀「自己小心,也要注意別人不小心」。而鬼門關前走一回,也認為該停下來想想:「健康不能省,行善不能等」,不要留下太多「該作沒作」、「該懺悔沒懺悔」的憾事。真的挽起袖口,該作有意義的事。

邁向人生下半場,不是該追求「意義」?人生上半場是追求存摺上的零,下半場是追求心電圖上的歸零。畢竟「花得到的叫財產,花不到的叫遺產。」錢就應該花在刀口上,諸如「積德不積財」的陳樹菊、「千轉萬轉不轉彎,一生種樹救台灣」的賴倍元,都是擺在眼前的典範。當下,妻提議除原先辦喪事,以媽名義捐款給新化國小外,可以在我任教的系上,以母親名義設立「清寒優秀獎學金」,嘉惠莘莘學子。記得當年讀大學時,也領過國文系清寒獎學金,雪中送炭,不無小補。而後「捐書」、「捐物」挹注慈善團體義賣,希望愛心變清流,清流繞地球。



心態改變,行為跟著改變,行為改變,習慣跟著改變。走在路上,目見行道樹是菩提樹,心有戚戚焉。花甲之年,不能再「花」再「假」,生活不能再「忙、盲、茫」,生命應再進階,「生老病死」翻轉成「老病死生」的正覺。身為現代知識分子不應只是「知識的巨人,善知識的侏儒」,生活應活得更清晰,如「禪」字所示,回歸簡單。

首先,在飲食上,揮別「無肉不歡」的重口味,慢慢寬心吃素,一來養生,二來護生;其次,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自己視力有點茫,耳朵有點背,不再驚恐,而是如實接受;再來,在活動上,除了電視機前的聽經聞法,新年時,除舊布新,偶爾至寺裡抄經,讓自己在一筆一畫的專注中,靜心清心;佛誕日和妻前往總統府和國父紀念館浴佛,充滿政治圖騰的廣場頓時安祥法喜,沒有撕裂,只有和諧;三時繫念法會,在偌大體育館萬人齊聲誦經,佛音匯流如波濤襲來,聲振於天,一顆心彷彿受海潮一再洗滌,俗慮全消。

夏日午後,與妻帶毛小孩至「都市之肺」的公園蹓躂。蟬聲唧唧,沿循步道,經過悠悠青松,轉角一棵高大菩提樹筆直挺立,灰黝樹皮映著點點金陽,氣根向四周垂懸,覆蓋一大片清蔭。佇足樹下,仰望向上廣披延伸的枝葉,直指湛湛白雲晴空,神秀大師的偈子悄悄浮上心頭:「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惠能大師的偈子:「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兩種不同的修行方式啊!菩提樹向下扎根,不離於世;向上廣披延伸,不迷於世。仰望高空中一片片心形菩提葉透亮青綠,在習習涼風中輕輕搖曳,細細尾尖猶似小風箏尾巴。剎那間小小心形綠風箏在枝椏間悠悠飛翔,好一個「綠色奇蹟」,一端照亮自己,一端照亮天空。

牽著毛小孩走到圓圓湖邊。站在欄杆畔,俯視漣漪水面。風摺疊著湖水,時間摺疊著臉。回首上半場的進化論,摺疊著心硬,下半場的輪迴說,摺疊著心軟。

遙望湖心,竹林迎風搖曳,白鷺鷥悠悠飛翔,「風摺疊著臉」,我知道五十歲以後的臉要自己負責。心是人生最大的戰場,千萬這顆心不要蒙塵,不要變成另類的「五子登科」:看不見正信正念的「瞎子」,聽不見智慧來敲門的「聾子」,口中含滿荊棘的「啞子」,言行不一、不良於實行的「跛子」,揹負糾纏重荷、不願放下的「駝子」。遠處斜坡樹梢蟬鳴眾聲喧譁,一波波「知了」、「知了」的激問穿空而來。「不知不了」、「要知要了」的召喚迴盪我心上。諦聽間,遙望斜坡上菩提樹,豁然照見「菩提」精義。菩提,菩提,普度眾生,提得起,放得下。「普度眾生」是化小愛為大愛,「提得起放得下」,要能擦亮一顆心,不要執念更深。因此,要持戒才有新境界,要修定才有明澄清淨,要布施才能欲望慢慢流失,要開慧才能柔軟謙卑,龜步不墜,健步如飛。

遠眺菩提樹筆直向上向善,仰之彌高,見賢思齊,見聖追隨;自己以往的愚痴無知,確實要深切反省。不能讓生活中只有情緒,更要讓生命展現情操,往「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慧命上精進。希望與妻相互提攜,有所成長。當然這是一條無盡延伸的艱辛路,而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說到」與「做到」的距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