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峽廣行宮供奉兩尊關聖帝君,分別是少年帝君與老帝君。圖/記者邱榆蕙
新北市三峽廣行宮供奉兩尊關聖帝君,分別是少年帝君與老帝君。圖/記者邱榆蕙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還記得今年元宵一度造成臉書洗版的巨型天燈嗎?當時這座高八公尺的大天燈,在日月水色的襯托下,絢爛奪目,使新北市三峽區廣行宮一個月內湧入十萬人潮;但卻很少人知道,廣行宮祭祀兩尊關聖帝君,其中具兩百多年歷史的「老帝君」,曾為救世,讓人削刮以黑檀木製成的金身底座,作為藥引,救人神蹟廣為流傳。
廣行宮第六屆主任委員黃騰霆表示,早期因為醫療不發達,當百姓遇到怪病、疑難雜症時,經常求助關聖帝君,神明即透過靈乩開處方,而底座的黑檀香,正是藥引。
據當地老一輩的里民指稱,由於信徒經年累月削刮取用,讓關聖帝君金身的底座,開了一個直徑約十五公分的大洞,後來醫學日益發達,三、四十年前已不再供人削刮,這個大洞,成為祂行醫救世的證明。
結緣校園
打造最大天燈
二年前,黃騰霆接任主委後,為跳脫宮廟給人的傳統印象,他廣修善行,親身拜訪三峽區的學校,向老師與家長會長說,「若學子有任何急需,廣行宮會盡全力協助」。另一方面,他也主動贊助公益寫作比賽,為寫作教育貢獻一分心力。
黃騰霆今年四十五歲,在宮廟主委的年紀來說,算是年輕,因此他有許多不同以往的新點子,像是擺放Q版關聖帝君像,成為熱門打卡景點;這次全台最大天燈企畫,是他聽友人建議後大膽執行,邀請了當地十四校的學生,分組手工繪製三千顆燈籠,最後完成高八公尺、寬五公尺的巨型天燈。
這是三峽歷年來首次舉辦的燈會,成果一鳴驚人。黃騰霆指出,大天燈帶來人潮的效益,超乎想像,因為太多人想親眼目賭,以致每天有三千多人,一個月統計下來逾十萬觀光客。
黃騰霆說,天燈所在的四方水池的周遭,只要非雨天,就會有一排排的攝影炮口對準天燈,不放過任何燈光變幻的一幕,光是動線交管,就累垮所有工作人員,也從這次的活動汲取經驗。
扛轎起乩
找回失蹤神像
講起廣行宮關聖帝君的來由,黃騰霆提到,關聖帝君在二百多年前,隨陳氏家族,自中國大陸福建泉洲的安溪縣渡海來台,期間歷經四位靈乩鑾救世,成為過去三峽龍埔里的信仰中心;信眾遇有危難或疾病時,可恭請回家,請來請去,有一天神像竟失蹤了。
陳家媳婦阿梅接續講述,直到一次三峽賣雜貨的信眾,聽聞宜蘭要辦廟會,便搭車過去做生意,這名信眾眼尖,發現轎上的關聖帝君,正是他們找尋多時的那一尊神明,便開口向神像說,「眾人找您很久了,請您趕緊回去」,沒想到正在扛轎的兩名男子,突然起乩,一路扛著神像從宜蘭跑回三峽龍埔里,而當時已有一尊「少年帝君」,為代替失蹤神像而刻,因此廣行宮同時祭拜「老關聖帝君」與「少年關聖帝君」的特殊景像。
當地長輩鄉親亦分享不少奇聞軼事,像是一名孝子為住院的癌末母親,三步一拜、五步一跪,翻山越嶺到三峽要朝拜關帝求救,當地一名師兄指點他速找廣行宮,這位孝子對關聖帝君發願,在宮內當義工,也為母親延命十年。
另一名李姓信眾則提到,一日廟中的二面金牌不見了,當時關聖帝君開了兩道符令,一道化了,一道貼在椅下,過一會兒,一名少年坐上椅子後,小聲地說,「因為有急用,所以拿金牌應急,我會賺錢買來還的」。經過此事,信眾學習到關聖帝君的慈悲,面對犯錯的人,知錯能改即好,要隱惡揚善,才不會讓他一世人抬不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