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內疫情趨緩,各措施逐步鬆綁,因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兼顧疫調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實聯制措施指引」,主要有三大原則,包括明確告知、最多存放二十八天,以及禁止目的外利用。倘若二十八天後未銷毀,資料外洩或另作他用,可依《個資法》開罰。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實聯制精神主要是有疫調需求時,可立即聯繫曾出入同一場所人士,考量實務上各場域屬性不同,在開放集會活動時,較難有統一做法,因此提供指引,讓大家因地制宜,搭配實際環境條件,掌握重點加以運用。各界將來辦理相關活動時,若有建立實聯制,就不必擔心人數規範的問題。
指揮中心資訊組組長簡宏偉指出,各單位蒐集個資時,應明確告知當事人七項資訊,包括蒐集機關、蒐集目的、個人資料項目、利用期間、利用對象與方式、當事人依個資法可請求的權益,以及不同意提供個資對其權益的影響等。資料只能在配合疫調時使用,不可用於其他目的,蒐集方式可採用紙本或電子,如使用電子方式蒐集,必須採行資安防護措施。
餐廳聚餐 1人代表留資料
簡宏偉說,實聯制蒐集個資應以「最少資料」為原則,若一群認識的人到餐廳用餐,無需人人都留資料,只須派一人當代表。業者蒐集資料後,也要明確告知使用目的,並做到保密原則,且最多二十八天後就要銷毀,如果外洩或另作他用,可依《個資法》開罰。
業者蒐集消費個資後若違法做他用,可依《個資法》第四十七條,處五萬至五十萬元以下罰鍰;若蒐集個資逾二十八天未刪除,也可依同法第四十八條,先令其改正,屆期不改者,可處兩萬以上二十萬以下罰鍰。
莊人祥說,實聯制指引措施為宣導、鼓勵性質,若商家未依指引進行資料收集,並未設有罰則,但未來希望以認證、標章等方式,鼓勵民眾到實聯制店家消費,確保自身安全。
國內昨無新冠病毒新增病例,確診者維持四百四十一例,已有四百二十人解除隔離,住院者僅剩十四人;二十七日從俄羅斯返台國人,有九人於機場採檢,八十七人在檢疫所採檢,皆為陰性。
指揮中心表示,若六月七日後仍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或無社區感染,將擴大鬆綁生活防疫規範,民眾只要配合實聯制,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勤洗手、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佩戴口罩),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