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糜文開裴溥言合撰之諾(下) 文/黃議震 |2020.05.27 語音朗讀 87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糜文開致暢流雜誌總編信札。圖/黃議震 于右任題糜文開與裴溥言合撰《詩經欣賞與研究》。 圖/黃議震 裴溥言回憶錄《溥言雜憶》書影。圖/黃議震 文/黃議震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教育部長朱家驊指派台灣教育復員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羅宗洛,與台北帝國大學第四任總長安藤一雄完成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台北帝大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接收後的首任台大校長羅宗洛,委託北大中文系教授魏建功代為台大中文系邀聘教員,一九四五年秋,臺靜農與裴溥言在魏建功邀聘下渡台上任。(註❶)台大中文系成立之初,頗不平靜,先是金祖同任教不久便返上海(註❷)、魏建功亦返回北大任教、首任系主任許壽裳就任不到一年被戕身亡、繼任的系主任喬大壯在任未及半年便離台返回上海,不久自沉於蘇州平門梅村橋下。剛更名的台大,一切百廢待興,尤其因戰爭轟炸的關係,多處校舍毀損。其中,文學院的「屋頂及牆壁多處被炸毀」(同註❷)而位於一樓兩端的圖書室裡「所有書籍都被打散滿地,凌亂不堪,有些還泡在水裡」(同註❷),如此殘局,裴溥言受命將圖書室裡被打散的各函線裝書找齊,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整理,關於此事裴溥言曾回憶寫到:「這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一函若干本,散亂各處,有的甚至被砲彈切成兩半,我曾在其中發現砲彈殼。有的被水泡爛,有的黏成一團。」(同註❷)面對人事變動、工作環境如此,可想見裴溥言履新於此並不輕鬆。在台大中文系成立之初,篳路藍縷的日子裡,裴溥言在艱苦中迎來一生的良緣。一九五六年,台大文學院院長沈剛伯因病住院,裴溥言到沈家幫忙照顧沈剛伯三歲的女兒沈念祖,因而巧遇喪妻一年多的外交官糜文開,一年後因緣成熟,兩人結縭。一九五九年糜文開受命奉派至菲律賓大使館,裴溥言陪同旅菲並任教於華僑中正學院,教學之際萌生撰寫「詩經欣賞」的想法,因而日後與夫婿糜文開商議決定合撰《詩經欣賞與研究》,兩人「開始撰寫第一集時,先是個人挑選自己比較喜愛的詩篇,分別撰寫,然後交換審閱,或互相改正,或彼此補充,或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註❸)一九六四年糜文開、裴溥言合撰第一集付梓前,于右任先生更特地為此書親題書封。一九六九年八月《詩經欣賞與研究》合撰第二集出版後,隔年,糜文開在泰國駐地被人誣陷,遭到「白色恐怖,一九七○年十一月,從泰國曼谷任所調回,被關十五個月」(同註❷),裴溥言除任教台大外,還要照顧一家老小,更要為糜文開的清白奔波,每每探監時除了準備糜文開飯菜外,還要顧及糜文開的處境準備其他同牢人的飯菜,所幸在錢穆的作證下糜文開最終獲判無罪,「雖然無罪釋放恢復原職,但身心都受了創傷,斷續生病,一天要吃七次流質的食物」(同註❷),從此《詩經欣賞與研究》的合撰便多由裴溥言主筆,糜文開提供修正意見。至糜文開退休後,「文化大學印度研究所所長星雲大師派李志夫先生來請他去教印度文學。但他的健康未完全復原,而且文大在山上,他無法奔波而婉拒。李先生說:『你是印度文學的專家、泰斗,不傳給後人,實在太可惜了!』最後以『在家授課』相請,他只好答應。學生有十來個,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同註❷),糜文開在家授課前後不到一年,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六日與世長辭。至於糜文開與裴溥言未完成的六十餘篇合撰《詩經欣賞與研究》(四),便由裴溥言獨自含悲完成,以踐宿諾。極少為人作序的臺靜農,為此書作序時,肯定了糜、裴伉儷的此著:「兩人共同研究詩經一書達一十九年……,雖然花費了許多時間與心力,卻極有意義與貢獻。因為我們這一部最早的詩歌總集,漢以來被經生們汙染得黯然無色……,而詩的內在精神由體會而再表現出來,實在是太難了,讀他兩人的今譯,大都生動真切,並且異常矜慎,唯恐歪曲了原作者的意思……」(同註❸),糜文開與裴溥言合撰之諾,至此全始全終。註解❶臺靜農著《龍坡雜文》,洪範書店,一九八八年七月出版,第二一七頁。❷裴溥言著《溥言雜憶》,三民書局,二○○四年一月初版,第三十四、三十五、七十一頁。❸糜文開、裴溥言著《詩經欣賞與研究》(四),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版,第一、二、四八三頁。 前一篇文章 【風尚力】David Bowie 大衛鮑伊 下一篇文章 【豐子愷.護生畫集】小白兔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研朱札記】台灣第一位藏書名家及厚菴遺事【研朱札記】禁書與文字之罪【研朱札記】辜鴻銘《尊王篇》外的一章【研朱札記】消失的客語朗讀會【研朱札記】 《臺灣文藝》創刊號的浮想【研朱札記】南菜園的初曉──尾崎秀真誕生150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