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振興券規畫,民眾反應不一,有人期待快實施,也有民眾擔心像紓困金一樣又是一團亂。國民黨則諷刺政府是在賣遊樂場「代幣」,連消費方式都如此繁瑣,忽略民眾實際需求,應直接給民眾現金或現金券,才是刺激經濟的實質振興。
台北市陳先生說,不解為什麼要先花一千元才能有三千元振興券?如果限制很多,不會想去用。林姓市民疑惑表示,現在大家都放無薪假,卻還要先花錢才能享有振興券,儘管不排富,為什麼不直接發現金給大家,不是更好?
陳姓上班族說,現在百業蕭條,若真能用一千元換三千元,樂得用來買家用品,也嘉惠住家周邊的店家;但擔心會不會又像紓困方案一樣,配套措施沒做好,例如可否找零,希望不要只是口惠,如果兌換太麻煩,許多店家都不愛用,就失去振興經濟的意義。
「各行各業真的需要振興一下!」家樂福公共事務服務部南區經理陳依芳表示,振興券可以刺激消費,量販業樂觀其成,不過實施時可能要夏季了,業者已排有優惠活動,等政院版本出來,會再配合推出促銷方案。
旅遊業則未同樣樂觀,業者表示,民眾若因疫情生活受到影響,拿到振興券首要的花費必是民生消費,娛樂旅遊會排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