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人間】千龍吐水 文/巴爾虎蜜兒 |2020.05.14 語音朗讀 19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京故宮整排龍首裝置雕像。 圖/巴爾虎蜜兒 瀋陽清昭陵的隆恩殿,四角伸出的龍頭。圖/巴爾虎蜜兒瀋陽清昭陵的隆恩殿,四伸出的龍頭。圖/巴爾虎蜜兒 文/巴爾虎蜜兒某年看見新聞報導北京下暴雨,於是故宮啟動了「千龍吐水」系統,不禁感到好熟悉,原來是我曾經在瀋陽清昭陵,還有北京紫禁城的故宮,都拍過龍首裝置的雕像!當初可能是基於好奇拍下了龍首,因為看見了一整排的龍首很是壯觀,後來才明白原來這個龍首還有著洩洪的大大作用。北京故宮的龍頭設施根據記載有1142個,分成三層,因此稱為「千龍」。雖然參觀的當下不清楚這作用,在電視畫面中,每當下雨,啟動這系統的時候就會出現千龍吐水的壯觀場面,這是幾百年前的設計師所設計的,讓北京故宮遇上大雨的季節,會從龍嘴的地方朝外面吐水,用來紓解大雨造成的淹水危機,讓積水可以緩慢排出,之後進入地下鑿通的圓形孔洞,直接流到護城河;一旦啟動這裝置,就產生了「千龍吐水」的奇景,讓我非常佩服中國老祖先們的智慧。同樣的系統也出現在瀋陽清昭陵中的隆恩殿,看見邊邊四角伸出的龍頭,實際上也是個排水口,所以遇上大雨也跟北京故宮一樣,從四角的龍頭中噴洩而出,瀋陽當地人稱為「龍頭瀑布」,跟北京故宮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古代跟現代相比,是不盡相同,氣候不同、環境也不相似,這千龍吐水畫面,這後人學習到排水系統一定要嚴謹規畫,而且這些古建築物可以保留至今,這龐大的系統可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幾百年前工匠的巧妙設計,一個個雕琢精美的龍頭,加上妥善保護,後人才得以參觀。治水常常是百年大計,小時候念書只知道古代的大禹跟李冰這兩位治水專家,而多年前看見過一篇法國巴黎城市治水專題,才明白這治水的當下,都攸關當地百年之後的氣候、環境、人為等變遷的考量,不是我們這些外行人可以明瞭的,無怪乎,法國作家雨果在悲慘世界書中寫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最近亞洲都飽受下強降雨跟淹水之苦,如何在享受地球資源的同時,人類也該好好善待地球,希望我也有機會可以親眼目睹故宮啟動千龍吐水的雄偉壯觀氣勢。 前一篇文章 【文化期許】找回導覽的初衷 下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 向上一路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退休之後2025.05.01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自然的滋味】芹菜炒土豆絲櫛瓜蔬菜煎餅冬儲 蘋果醬味自慢愛的密碼 綠豆弍憶父親【記憶的味道】素芸豆包子尋味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