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然獨創「創意潛能開發課程」,他下班後找時間傳授老師,讓校內全面實行創意式教學。
圖/記者邱榆蕙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那是哪間學校?從來沒有聽過。」近期在各種學校創意設計的比賽中,經常看到「樟樹國際實創高中」上榜,霸占三冠王、亞軍及季軍的寶座,甚至與美工聞名的復興商工並列,這間學校學生發表得獎感言時幾乎都會提到,「因為我上過創意潛能開發課程」。
新北市樟樹國際實創高中,只有三個科系,多媒體動畫科、流行服飾科、資訊科,個別都沒有相似群科,專科老師的辦公室全在同一間,學校不是為了節省經費,而是校長陳浩然的刻意安排,他說:「讓看似完全不相干的科系碰撞在一起,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新火花。」
這所全國唯一普通國中搭配高職的完全中學,前身是新北市樟樹國民中學,在十二年國教新上路的氛圍下改制,推倒舊歷史牆,將創意潛能開發、專業英文科目放進校定課程,經過三個寒暑假,今年終於迎來第一屆九十九名高職畢業生。
四年多前,陳浩然將這串落落長的名詞,視為一定要完成的目標,從文獻、書籍等各種管道,尋遍創意教學方法,蒐整二十八套,精縮成十六套,利用下班時間「傳授」給專科老師,每個月二堂課,一堂課三小時,老師每學一個新方法,就會實際運用在課堂上。
想像力開展法
想什麼說什麼
「學生很喜歡上這門課,他們能說出心裡面第一個想法,而且不會被處罰。」樟樹國際實創高中三年級導師何佳怡表示,她使用這套教學方法二年多,看著孩子從不敢說話,到互相鼓勵。她說,創意、設計類科的學生最怕沒有靈感,學了這套方法之後,順著自己的想像,很快能理出新想法,而且會很有自信心的去執行。
陳浩然獨創的創意潛能開發課程,第一堂就是「想像力開展法」,丟一個主題給學生,讓學生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然而第一堂課,學生都會卻步,問老師同一個問題,「老師,我們真的可以想到就說什麼嗎?」,陳浩然感嘆,「我們的小孩什麼話都不敢講,國家未來的人才有何創新可言?」
去年在PowerTech青少年科技創作全國賽中,獲得造型創意第一等獎的資訊科學生潘新承表示,以前他不太懂得時間管理、分工合作,比賽中,和他同組的同學,各自畫出心智圖,將其放在一起,很快就能截取大家的想法,並在有限時間共同做出一個成品。懂得運用創意法後,他認為,「我更明白自己未來要什麼,變得擅於表達,還能專攻自己喜歡的資訊。」
曾獲二○一八年數位多媒體設計金腦獎的學生賴品邵表示,國中之前,她並沒有很常獲得獎項,創意潛能課程中的自由聯想、異物結合等方法,讓她遇到困難時,會反射性地使用所學,歸納出解決方案,背英文單字時也能用上,幫助她分清楚相似詞,如「principal」(校長)與「principle」(原則)等例子。
美國設計學院
主動洽談合作
「既然是號稱創新的學校,說到就要做到。」陳浩然是一位教育夢想實踐家,他無法忍受將口號與願景晒在牆上,十二年國教的課綱才剛排定納入「創意潛能開發」,當時教育部還未有具體作為,陳浩然已經著手研究,翻找多國教育體制,得出「創意永遠擺在第一位」的結論。
陳浩然檢視現行教育制度,發現國中、高中的測驗都有標準答案,因此他給學生的問題,不會只有一個答案;他也注意到高職生普遍對英文沒有自信,要求全科老師必須通過專業英文的考試,包括體育、音樂、家政等,他說:「先讓老師有世界觀,學生才有世界觀,高職生也許不會文學英文,但是電腦相關的專業英文一定比普通高中學生強。」
陳浩然透露,樟樹國際實創高中在國際上逐漸受到認可,一間美國舊金山灣區的設計學院正與他們洽談合作,讓樟樹學生省去以往留學需要托福、學生簽證、高學費等門檻,不久將打通國外升學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