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延燒至校園,教育部研擬,七月大學指考若考生因疫情因素無法到考,可參與補考,且以外加名額方式錄取。補考生錄取標準採「同等分數換算」,只要補考成績達科系最低錄取分數即錄取;但考量生師比,外加名額以招生名額百分之五為原則。全案將與招聯會討論後定案。
教育部宣布,今年大型升學考試都將規畫補考,提供因居家檢疫或隔離等因素而無法到考的考生。其中,七月三日至五日舉行的大學指考,將於七月二十至二十二日進行補考。
為求公平,指考補考生全數採外加名額方式錄取,不擠壓一般管道入學名額。但外界擔心,外加名額恐發生名額浮濫,教育部高教司也研擬外加名額考生的錄取標準。
據了解,指考補考生錄取標準將依循二○○四年敏督利颱風先例,採「同等分數換算」,意即只要補考成績達科系最低錄取分數,即錄取。例如台大電機系若最低錄取分數為五科四百二十四分,補考生只要五科成績超過四百二十四分則錄取。
但由於外加名額可能導致科系招生人數增加,考量生師比,及醫、牙科系有員額控管因素等,教育部也研擬外加名額以招生名額百分之五為原則,例如若一科系預計招二十個名額,則有一個補考生名額。
文大教務長方元沂說,若外加名額,僅限一科系招生名額的百分之五,可能導致多位補考生報考同一科系,且都達到最低錄取分數,卻因名額不足而「高分落榜」,籲教育部應有配套措施。教育部表示,若考生補考成績已達科系最低錄取分數,將有彈性專案錄取。
另補考生可於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進行補考,七月三十一日寄出補考成績單;補考生雖填志願時間比正式指考考生晚,但統一在八月七日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