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不一樣的紅嘴鷗故事

文/記者龐明廣 |2020.04.25
1631觀看次
字級
在昆明市草海大壩投餵紅嘴鷗。圖/新華社
在雲南昆明海埂大壩,一位市民正餵食紅嘴鷗。圖/新華社
在雲南昆明海埂大壩,一位市民正餵食紅嘴鷗。圖/新華社

文/記者龐明廣

儘管疫情期間景區公園關閉,不能與紅嘴鷗相見,但春城人仍掛念這些老朋友。許多市民背來一袋袋鷗糧,請工作人員代餵。在投餵點恢復開放之後,被疫情阻擋在家的市民,甚至千里之外的熱心網友,還委託快遞小哥,為這些小傢伙們送上一份份鷗糧「外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讓許多與人類和諧相處的野生動物受到牽連——比如,從遙遠的西伯利亞等地,飛來春城昆明過冬的數萬隻紅嘴鷗。

一月二十七日一大早,紅嘴鷗和往常一樣,成群結隊飛往滇池草海大壩、海埂大壩、翠湖公園……等待人們的投餵。

但眼前的景象,或許讓小傢伙們發懵:以往人山人海的「老地方」,居然空無一人。正當牠們「左顧右盼」時,景區工作人員正扛著一袋袋鷗糧趕來。

儘管疫情期間景區公園關閉,不能與紅嘴鷗相見,但春城人仍掛念這些老朋友。許多市民背來一袋袋鷗糧,請工作人員代餵。

在投餵點恢復開放之後,被疫情阻擋在家的市民,甚至千里之外的熱心網友,還委託快遞小哥,為這些小傢伙們送上一份份鷗糧「外賣」。

自一九八五年冬天第一次大規模造訪春城以來,紅嘴鷗便與昆明人結下了不解情緣。這場疫情非但沒讓人鷗疏遠,反而讓彼此更加親密,不離不棄。

疫情期間從未斷糧

近兩個月來,張強做了一份令昆明人羨慕的工作——餵鷗。

二十五歲的張強,是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草海大壩的保安。作為紅嘴鷗在昆明的主要棲息地之一,草海大壩為防止人員過度聚集,從一月二十七日起暫停開放。從此之後,不讓在此棲息的紅嘴鷗挨餓,便成了張強最重要的任務。

和市民遊客拿著小包鷗糧投餵不同,張強的餵鷗方式十分「硬核」(霸氣、厲害)。每天上午九點和下午四點,他和同事先把三百斤鷗糧扛到大壩上,然後拖著麻袋,把鷗糧均勻地鋪到地上。

空曠的大壩上,成千上萬隻紅嘴鷗圍在張強身邊,上下翻飛搶食鷗糧,場面十分壯觀。「我在大壩工作兩年多,這樣的場面還是第一次經歷。」他說。

張強第一次餵食時,紅嘴鷗還有點兒不適應。後來,幾隻膽子大的先試著飛下來吃,確認沒有危險之後,其他紅嘴鷗才爭先恐後地撲過來。

幾天下來,紅嘴鷗完全習慣了這樣的餵養方式。「早上我們還沒到,牠們就在大壩上等著了。」張強說,有些紅嘴鷗甚至會跟在拉鷗糧的麵包車後面飛,「牠們聰明得很,知道車裡有吃的。」

在餵食時,有的紅嘴鷗還會調皮地站到張強頭上,等著他親手把鷗糧餵到嘴裡。

張強的這份兒美差,讓其他同事十分羨慕。有的同事原本在其他崗位,特意來找張強商量,希望能替他去餵一次。

在草海大壩封閉的一個多月裡,最讓張強感動的,是許多專程來給紅嘴鷗送食物的市民。

「很多人惦記著紅嘴鷗,怕牠們餓瘦了。」張強說,有的市民一次就送來幾百斤鷗糧。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三月三日,草海大壩再次開放。當天,大約一萬六千人前來看鷗餵鷗。

市民遊客再次「接管」投餵任務後,張強就回到了本職崗位,繼續負責維持大壩上的秩序。

張強不善言辭,但對紅嘴鷗卻格外熱情,對傷害牠們的人也毫不手軟。這個冬天,他在大壩上制止了二十多起遊客傷害紅嘴鷗事件。

「有的遊客第一次看見紅嘴鷗很激動,想抓住牠們拍照。」張強不只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處理起來已經很有經驗,「第一時間視頻取證,然後馬上報告森林公安,請他們依法處理。」

三月底,養得膘肥體壯的紅嘴鷗,開始陸續離開昆明,飛往遙遠北方繁衍後代。「還是喜歡有牠們在的日子。」張強說這話時,眼神裡滿是不捨。

鏟屎官的超級任務

許多賞鷗人曾有過這樣的恐懼:成群的紅嘴鷗在頭頂上飛舞,生怕一不小心,成為被鷗糞砸中的「幸運兒」。

但對四十七歲的環衛工人李剛來說,鷗糞砸到衣服上,甚至砸到頭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每天,他和同事不僅要清掃草海大壩上的垃圾,還要當紅嘴鷗的「鏟屎官」——負責清洗落在地面上的鷗糞。

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是紅嘴鷗來昆明越冬的日子,也是李剛和同事最忙碌的時間。早上六點,他所在的雲南京環海潔公司,就要派出幾十名環衛工人,先清掃大壩地面,然後清洗護欄、垃圾桶、雕塑等,把上面的糞便、汙漬擦乾淨。

「到了八點鐘,遊客陸續來了,看到的是一個乾淨整潔的賞鷗環境。」李剛說,在所有清潔工作中,清掃鷗糞最辛苦。

白天,鷗糞被太陽曬得又乾又硬,普通掃把根本掃不動,只能等到夜裡遊客離開後,用高壓水槍一點點地沖刷。

草海大壩受疫情影響對外關閉後,李剛的「鏟屎」任務反而更重了——沒有遊客,長達二點五公里的大壩,迅速被成千上萬隻紅嘴鷗占領。

這群紅嘴鷗每天在大壩上散步、休息、吃鷗糧,地面上留下了大量糞便。

「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鷗糞,白茫茫一片。」李剛頗為無奈地說,以前鷗糞不多,一個禮拜用高壓水槍清洗兩次就行。疫情期間每天都要沖洗,經常忙到夜裡十一二點。

除了幫紅嘴鷗「鏟屎」,李剛還承擔了很多任務。因為會開車,每天都要駕駛環衛車,到轄區各家單位收廢棄口罩。

連續高強度作業,李剛看上去十分疲憊,但說到替紅嘴鷗「鏟屎」,語氣一下子變得溫柔。

「我從小生活在滇池邊,對紅嘴鷗感情很深。」李剛說,前幾年開旅遊大巴時,外省遊客一上車就問,「草海大壩在哪裡?我們要去看紅嘴鷗」。

「紅嘴鷗是我們昆明的城市名片,我們要保護好這張名片,把牠愈擦愈亮。」他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