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手札】──與H分享生活美感7 生活與藝術的邂逅,2

文╱李放 |2020.04.19
3728觀看次
字級

文╱李放

Dear H:

上次與妳分享藝術起源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聯結後,有試圖去檢視這兩者間的關聯性嗎?希望這能讓妳在欣賞藝術時,有更多的視角可以切入,而獲得更多樂趣。今天就繼續與妳分享生活與藝術的邂逅,妳會更能理解它們彼此是多麼地如膠似漆。

遊戲、勞動帶來靈感

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跳房子的遊戲,想想那跳躍的步伐,和時下年輕人流行的現代舞,是否有些眼熟?遊戲演變成藝術也是有些學者的看法,他們認為人閒暇時排遣的遊戲,是為了追求自由與快樂,而這些固定的律動就成了動態的藝術了。原住民豐年祭裡那充滿力與美的律動,不就是最好的說明?這些勞動的節奏,重複且固定下來後,便演變成音樂和詩歌的節奏了。H,我想起兒時割稻後,大人們堆草堆時拋甩的律動,也是一種美感的展現,《禮記》:「古人勞役必謳歌,舉大木者呼邪許」不也就說明了其中的道理。

H,我們從幾萬年前的考古物中,就發現當時的人已用各種飾品裝扮自己,人們從裝扮自己擴及到與生活周遭相關事物的裝飾,除了是物質進化的演變,追求美感,滿足自我應該是最大的目的吧!席勒(Egon Schiele )及格羅賽(Ernst Grosse)就認為裝飾是人類的基本欲望與本能,人們藉由最初的實用性裝飾,逐漸演變成工藝、繪畫、雕塑……等不同的造型藝術。

宗教、生活豐富藝術

另外,也有人主張藝術與崇尚天地鬼神的巫術宗教息息相關,H,那是因為遠古神權時代的先祖們,無現今科學新知,對雷雨閃電或其他天災,因不解而心生恐懼,歸咎於天懲。於是為了討好老天爺,便竭盡所能以最好的物品供奉神祇,各種精緻裝飾品、舞蹈、音樂便應運而生。

H,關於藝術起源之說雖有許多觀點,但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發現藝術來自生活,生活又影響藝術,兩者息息相關。與妳分享這議題,是想提供妳在觀看藝術作品,甚至是其他事物時,可以有更多面向及想像空間,進而產生更多興味。H,生活裡隨處都是藝術,常常都是因為忽略,而無法享受它帶給我們的樂趣。希望藉此能引發大家在欣賞美的事物時,激起未曾有過的聯想,更豐富我們的審美趣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