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攀越珠峰 人類應援蓑羽鶴 文/派翠西亞 |2024.12.22 語音朗讀 9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齊將小鎮的印度教信徒拋灑餵食蓑羽鶴。圖/陳維滄蓑羽鶴身姿優雅如少女起舞。 圖/百度蓑羽鶴走步時,步履輕盈柔美如華麗起舞的舞蹈家。圖/百度圖/百度喜馬拉雅山上的猛禽金鵰,伺機襲擊正在攀峰的蓑羽鶴。圖/123RF 文/派翠西亞 每年11月,蓑羽鶴集結在中蒙邊境的喜馬拉雅山下,接著循著神祕古老的遷徙路線,歷經冰雪風暴和成群金鵰擊殺的考驗,飛越8849公尺高的珠峰抵達印度,這時迎接牠們的,是一群善良護生的印度教信徒,以清水和豐盛的食物,撫慰這群體力耗盡的鳥類朋友…… 數量龐大的蓑羽鶴,於每年11月初,齊集中蒙邊界的喜馬拉雅山下,進行一年一度的大遷徙──從中蒙邊界往南遷徙,飛越海拔8849公尺的喜馬拉雅山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珠峰),抵達印度的水澤度冬。在西藏與尼泊爾人眼中,橫亙亞洲2千多公里的喜馬拉雅山,是「鳥都無法飛過的聖山」,更何況是海拔將近9千公尺的珠峰,終年暴雪冰封、空氣稀薄,只有少數耐寒動物得以生存其間。體型袖珍勇氣比天高然而,許多年來,一種體型袖珍的蓑羽鶴,卻年年突破風雪冰暴與稀薄空氣的考驗,冒著被猛禽金鵰偷襲獵食的風險,僅靠小小的身軀和薄薄的羽毛,拼盡體力尋求一線生機,飛越高峰到印度溫暖的小鎮上過冬。科學家至今雖仍不能明暸:蓑羽鶴為何選擇每年燃燒生命飛越聖山?但透過生態攝影家的紀錄,不但揭開了蓑羽鶴原本神祕的古老遷徙路線,也讓人對這些勇於挑戰的動物勇士產生敬意。即便是成年蓑羽鶴,體長也僅有68~92公分,體重2~3公斤,被認為是世界上十多種鶴類中,體型最小的鶴種。在許多鶴種都列為瀕危物種的情況下,蓑羽鶴族群至今仍繁衍興盛,蹤跡也遍布歐亞大陸及非洲等地,全球總計超過23萬隻,僅在中國大陸被列為稀有的保護物種,生命力可說是十分強韌。優雅如舞蹈中的少女 蓑羽鶴又名「閨秀鶴」、「處子鶴」,原因是動物學家發現,這種鶴在走步時雖然極少跳躍,有一些動作卻彷彿像是少女走路、行禮和跳舞時的優雅身姿,也比其他鶴類更像個舞蹈家。近代的蓑羽鶴,大多生活在西伯利亞中部,分布範圍從黑海到蒙古和中國東北。土耳其也有少量的繁殖群體。北非地中海沿岸的族群則已滅絕。中國大陸則東北、內蒙一帶,直到鄂爾多斯高原,都可看到蓑羽鶴的蹤影,大多生活在高海拔5000公尺左右的地區。奮力一搏飛越最高峰蓑羽鶴是典型的候鳥。來自歐亞西部的鳥類會飛往非洲過冬;來自亞洲、蒙古和中國的蓑羽鶴,則會在印度次大陸的農田水澤過冬。至於中國大陸境內的遷徙路線,會從北往南,一路經過青海、西藏,最後飛過喜馬拉雅山,有些甚至會飛越最高處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這座世界屋脊,對蓑羽鶴而言,是一道攸關性命的考驗,許多蓑羽鶴的第一次遷徙,極可能就是最後一次──在喜馬拉雅山上,住著非常兇猛強悍,能獵食成年野狼的金鵰。這些金鵰會躲在一旁,伺機在蓑羽鶴飛越山峰時,以超過時速200公里俯衝攻擊,捕食沒有防備能力的蓑羽鶴。 金鵰無情襲擊難躲避 當然,每次蓑羽鶴群的攀峰行動,總是幾千上萬隻集體行動,金鵰不可能全數獵殺,但一旦被金鵰發現蓑羽鶴高山缺氧或體力不濟,不論是當年出生的少年鶴或成年鶴,都有機率被金鵰擊殺。此外,天候的嚴苛情況,更是對蓑羽鶴無情的考驗。事實上,喜馬拉雅山上的氣溫極低,加上氣候非常惡劣,經常吹著風暴雪,即便裝備齊全的人類專業登山者,都不一定次次能全身而退,何況只有羽毛護身的蓑羽鶴。因此常見許多體弱又缺氧的鶴,經不起惡劣天候的考驗,飛到一半就脫力下墜,而這一次的下墜,也預告牠再沒有爬起來的機會,只能墜地成為雪山上動物的養分;少年蓑羽鶴被兩隻金鵰夾擊,只能消失在喜馬拉雅山麓的茫茫冰雪中……身負傳達神啟的任務至於其他鶴群,則持續悲壯的一次次向珠峰衝頂,惡劣的風雪,迫使牠們一次次後退、再集結成古印度陣法前進,成群的金鵰圍追堵截,蓑羽鶴即便遍體鱗傷、身心疲憊,依然一次次呼叫著、集結著沒有退卻……但由於「蓑羽鶴」這種鳥,在印度文化中具有重要象徵意義,被稱為Koonj或Kurjaa(源自梵語的「鶴」字),經常在文學、詩歌、習慣用語中,用於形容「擁有美麗脖頸的女人」、「冒險及勇敢歸來的人」,印度史詩中也多所歌頌蓑羽鶴的神聖美好,並認為這些史詩是神的啟示,而非人的創作。印度教徒豐食饗鶴群所以一旦蓑頸鶴衝破萬難,飛越喜馬拉雅山後,會群聚在印度塔爾沙漠中的齊將小鎮,由於小鎮中大部分是印度耆那教徒,不但不會傷害蓑羽鶴,反而敬若神明,在鶴群度冬的幾個月期間,準備充足的糧食,放在水澤邊或田埂上,讓鶴群能盡速恢復體力。事實上,齊將小鎮附近的印度居民,不僅把鶴當作神明象徵,也把狼當作崇拜對象,絕對不獵殺,甚至還犧牲自己的土地,捐獻給國家當作「印度獅復育區」,只在自己村落周圍用簡單的荊棘設下防護,看似極為古老的宗教,教義背後卻隱藏著現代人極度缺乏的環保意識。美麗優雅機警膽小蓑羽鶴多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草地、農田、沼澤、溼地、高原湖泊上,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數時間成小群或家族活動,極少單隻出現。性情膽小而機警,善於奔走,不僅避開人類也不與其他鶴類合群。胸黑、身白、嘴黃、眼紅的蓑羽鶴,頭頂珍珠灰色,頸和體羽呈藍灰色,虹膜紅色,喙黃綠色,頭側、前頸、腳和趾為黑色,眼後和耳羽呈白色,形成一條長長的白色背頸帶,喉和前頸羽毛極度延長,懸垂於前胸形成蓑狀羽冠,故而得名。蓑羽鶴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蛙、蝌蚪、昆蟲、植物嫩芽、葉、草籽以及玉米、小麥等為食。每年4、5月產蛋,孵育後由雙親共同餵養和照顧。 前一篇文章 警犬太黏人被淘汰 升職迎賓犬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餵食野狼 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