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的這張火星照由超過100張影像組合而成。圖/美聯社
文/郭宣含
今年你多得到一天的禮物,那就是2月29日的閏日。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2422天,所以基本上每過4年,2月就會多出一天,也就是閏日。因為地球公轉一圈並非剛好365又1/4天,所以另一個規定是如果那一年可被100整除就沒有閏日,但可被400整除就可加一個閏日。
如果火星上也有文明曆法
在火星上,一年有668.6個火星日。如果年曆只涵蓋668天,日期很快就無法對應上火星的季節。幸好有很多天文學家、科幻作家和業餘愛好者提出許多版本的火星日曆。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退休科學家艾里森(Michael Allison)表示:「我敢說火星曆法的版本絕對比地球曆法還多。」
其中最常受到討論的火星日曆版本就是「大流士火星曆」(Darian calendar),這是1985年由太空法則專家岡加勒(Thomas Gangale)所創,他將火星上的一年分成24個月,每個月有27天或28天。為了讓曆法與火星季節一致,岡加勒提出偶數年有668個火星日(不含可被10整除的偶數年),奇數年則有669天;這樣平均下來就有668.6天,剛好就是火星一年的長度。
當然這並非唯一算法,艾里森提出另一種曆法,他認為維持與地球類似的曆法很重要,說不定未來地球人在火星的子孫想要慶祝地球上的重要節日。所以他保留地球的12個月,另外又增加10個月,每個月一樣有30或31天。
根據艾里森的火星曆法,可被5整除的年就會有3個閏日,這樣一年共有671天,但其他一般火星年則會有668天。
雖然有不少想像版本的火星曆法,但沒有任何一種曆法常被使用。目前執行火星的相關任務並不太重視火星的季節性變化,所以火星任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多採用另外兩種系統。一種是計算執行任務時用了多少個火星日,另一種是記下火星在自己軌道上的位置,這樣NASA也可以知道火星季節。同學們若是未來有機會上到火星上居住,會希望一個月有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