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 辨位 賞蛙趣

文/楊喬 |2020.04.05
3783觀看次
字級
莫氏樹蛙 圖/楊喬
梭德氏赤蛙 圖/楊喬
斯文豪氏赤蛙 圖/楊喬
褐樹蛙圖/楊喬
古氏赤蛙圖/楊喬
白頷樹蛙圖/楊喬
艾氏樹蛙圖/楊喬
拉都希氏赤蛙圖/楊喬

文/楊喬

台灣是兩棲動物資源相當豐富的地區,約有32種青蛙和蟾蜍,是觀賞蛙類生態的好地方。由於蛙族數量多,其棲地又和人類的生活圈重疊,不論都市、鄉野、小溪或山林,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影,因而成為環境保護教育的好題材,也帶動近年台灣各地賞蛙風氣日盛。

賞蛙需知

探索蛙類生態,是充滿知性的休閒活動,但有幾項要訣,需特別注意:

1. 看天氣,陰雨綿綿的天氣最好,太冷或太熱,都不容易找到青蛙。

2. 看環境,蛙類通常出現在潮溼、地上有落葉、滲水或積水,長有苔鮮等耐溼植物、遮蔽良好、陽光不會直射的環境。

3. 聽音定位,這是最重要的方法,但必須要有耐心,動作也要放輕,否則蛙類很容易因受到干擾,而停止鳴叫。

賞蛙入門

.剛開始賞蛙時,需要準備一本蛙類圖鑑,對照圖文中蛙類品種,方便記住每一種蛙的外型特徵及棲息環境,進而深入有趣的蛙類生活。

.野外賞蛙是自然觀察及環境教育的好題材,但要配合有系統的紀錄及觀察。紀錄項目包括:日期、時間、地點、天氣、氣溫、環境、海拔高度,以及青蛙種類、出現地點、數量、行為、是否有卵或蝌蚪等詳細資料描述。

.將賞蛙觀察到的內容,透過文字的描述,留下對蛙類的詳細紀錄,紀錄內容包括:繁殖的季節、種類的數量與身體的特徵、聲音、棲息狀況、分布情形、特殊的生態行為、四周環境等資料。

.賞蛙過程中,可使用手機、相機或V8攝影機,將多采多姿的蛙類生活、棲地、卵及蝌蚪型態,製作成影像紀錄,作為觀察蛙類的基本依據及生態攝影的作品。

.每一種蛙類所發出的叫聲,都不盡相同,不妨使用錄音機,方便日後聲音辨識,也方便取代夜間做筆記的方式。

蛙類小檔案

莫氏樹蛙

體背為綠色,腹部為白色,屬於台灣特有種,為綠色樹蛙中,分布最廣的一群。平常住在樹上,繁殖期才到水邊活動,常會挖一個淺洞藏身在落葉底下,也常躲在溝邊的石縫、鬆土堆裡鳴叫,有時也爬到樹上鳴叫,叫聲很響亮,如同火雞聲「呱-阿,呱阿阿阿」。

拉都希氏赤蛙

體背為紅褐色,腹側則散布著許多黑色的斑紋,最主要的特徵為背部兩側肥厚的皮褶,以及黃色的上頷唇緣。大都棲息在低窪地區的蓄水池、水溝、溪流,及一般容易積水的溼地中。對環境適應能力強,一年四季總是積極地求偶交配,每次產下數百顆卵,經孵化的蝌蚪,約經過2至3個月,便長大為成蛙。雄蛙常聚集在一起,叫聲為「ㄍㄚ-ㄍㄚ」,聲音又長又沙啞,很像拉肚子的聲音。

斯文豪氏赤蛙

屬於大型蛙類,吻肛長度最大可達9公分。經常棲息在溪水流域旁的石頭細縫或洞穴中,背部呈綠色或有斑塊,個體顏色差異很大,靠近咽喉的位置有雙鳴囊,前後肢趾尖,均有膨圓的大吸盤,後肢趾間有蹼面,善於攀附、跳躍、游泳,是赤蛙科中唯一像樹蛙般擁有大號吸盤的蛙類。鳴叫聲為「啾、啾、啾、啾」,和鳥類鳴叫聲非常類似。

白頷樹蛙

體色呈黃褐色,背上有3至4條深色縱帶,在大腿內、外兩側具有網格狀的黑色花紋,也是重要辨識特徵。平常棲息於樹上,繁殖期時,常聚集在水邊的植物上,或地面遮蔽物下鳴叫,形成百隻樹蛙大合唱,牠們的叫聲有如連珠炮般的「答、答、答」聲,聽起來常有置身靶場的錯覺。

褐樹蛙

褐樹蛙的雌雄蛙體型相差約2公分,雄蛙為4公分,雌蛙體型較大,約6至7公分,趾尖吸盤很大,喜愛在乾淨的溪流山澗中活動,尤其夏天大雨後的夜晚,在山區的產業道路上,常可看到牠的蹤跡。

雄蛙會發出輕聲瑣碎的「嘓、嘓」聲,偶爾發出幾聲粗粗的「嘎」叫聲,以吸引雌蛙接近。交配後,將卵產在溪水流動較緩的石頭上,卵粒一顆顆似粉圓,有別於部分樹蛙所產下的卵泡。

古氏赤蛙

眼部後方肌肉發達,導致頭部比例較大,所以綽號「大頭蛙」,外型辨識上最大的特徵,是有暗紅色的菱型瞳孔,不明顯的鼓膜,粗短的四肢,以及W型隆起的體背。

艾氏樹蛙

體色為褐色,體背有X型的深色斑紋,且散布著許多小型顆粒,其後腳關節的地方,也有凸起的白色小點。艾氏樹蛙的生態特性,是母蛙會回巢,以自己的卵餵食蝌蚪,而蝌蚪也只吃母蛙產下的卵,這現象從全球兩棲類研究角度觀之,可謂屈指可數也。

梭德氏赤蛙

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適應力非常強,從低海拔一直到海拔3000公尺高山都有,是台灣分布最廣的蛙類。在其鼓膜周圍有塊黑褐色的菱形斑,並形成黑眼罩。背部褐色或灰褐色,有一個「八」字形黑斑,身體兩側各有細長明顯的皺褶。

每到繁殖季節,居住在樹林底層的梭德氏赤蛙,就會集體往鄰近地區的溪流行動。白天躲在溪流旁的草叢、石縫或枯枝下伺機而動,待傍晚天一黑,雄蛙就四處搜尋美嬌蛙,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使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