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到福壽山農場,已是2011年11月的往事。圖/楊祖宏
距離上次到福壽山農場,已是2011年11月的往事。圖/楊祖宏
文/蔡招娣 料理示範/林寶秀
距離上次到福壽山農場,已是2011年11月的往事。當時趁著外子收假前,約了幾位好朋友一起上山採收我們認養的蘋果,還記得才剛採完水果,外子就接到山難的消息,他立即返回工作崗位,隨後一架救難直升機降落福壽山停機坪,機翼鼓動的巨大風力和聲響,讓我不禁懷疑緊挨著機場旁的房子,能住人嗎?沒想到9年後,透過女兒的老師許雅萍,我認識了這位住在「機場第一排」的養蜂人舒偉仁。
1974年出生在福壽山智莊的舒偉仁,父親因為國共戰役隨政府撤退來台,60年代初期在部隊安排下,前往福壽山拓荒墾地,成為在此落地生根的先驅。雖然他在4歲時和哥哥就隨母親搬到台中就學,但寒暑假他依然難逃農家子弟的宿命,小小年紀就開始在父親耕地上投入勞力。
主修醫務管理的舒偉仁,退伍後告別大山裡的風雨勞作,成為一名企業健檢專員,直到2017年,由於公司業務變動必須調職台北,幾經考慮並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決定重返生養他的山林,成為一名養蜂人。
由於自己的醫務背景,即便是務農,舒偉仁仍懷抱益世助人的原則,他說,養蜂前幾年他就爬梳文獻,用自己當白老鼠透過抽血檢查印證它對身體的好處。在海拔2300公尺高原上定點養蜂,原以為山中花草能供養蜜蜂無虞,但冬季實在太漫長,在無花可採時,他必須想方設法栽種能延續花期的植物,因此在一位香草達人的建議下,他開始種植養肝、護肝營養功效深受生技公司喜愛的朝鮮薊(洋薊),讓他的蜜蜂有花可覓。
2020年才開始,一場冰雹落在舒偉仁第一次將採收的400棵朝鮮薊和藍莓上,1年的辛勞終究抵不過上天一次嚴峻的臉色,「每天都有新鮮事」他輕鬆的說著幾乎所有農民都曾經歷的沉重,「我給自己5年,相信一切將會好轉。」希望他的這一場修練,能早日功德圓滿。
通過柳杉大道後,渲染著瀲豔美景的福壽山,在暖陽煦照下,智莊前的台地上,色態嫣然如月上浮花的朝鮮薊花,雖飽受山林清寒,仍讓身旁的山櫻花成為綴飾它的配角。
帶著在歐洲有「蔬菜之皇」美譽的朝鮮薊下山,珍貴的食材,相信值得更美味的生命體轉變,不只饕餮人們,而是提醒,它背後的付出與情感。
食 材
朝鮮薊1顆、小番茄5粒、洋菇40公克、玉米筍3支、青椒和紅彩椒各50公克、九層塔葉10片、檸檬1顆、橄欖油1大匙、鹽1/4茶匙。
沾 醬
檸檬汁1茶匙、芥末子1大匙、美乃滋50公克調拌均勻。
作 法
❶將所有食材洗淨。再將朝鮮薊花莖部分切斷,花形前端約1/3的範圍全部切除,再用剪刀修剪花蕾尖端後,為避免朝鮮薊褐化隨即用檸檬塗拭,並將朝鮮薊的花苞稍微撥開後,和檸檬一起放進鍋中,蓋好鍋蓋用中火煮約45分鐘。煮好後,將花形倒扣瀝乾水分,待涼時,用湯匙將花心內部絨毛全部挖除後放在盤中。
❷將洋菇切片、玉米筍切段、青椒和紅彩椒切1公分左右小塊丁。油鍋中放入洋菇拌炒,釋出香氣時放入玉米筍、青椒和紅彩椒約5分鐘後,放入鹽和九層塔,再拌炒1分鐘即可起鍋。
❸將作法❷填入呈花盅的朝鮮薊裡,即成色味俱佳的料理,可一邊享用鮮蔬,一邊剝下花蕾沾醬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