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漢服愛好者 彷彿回到漢唐

文╱記者白靖利、彭韻佳 |2020.02.29
1776觀看次
字級
漢服愛好者在大唐西市「隱市」大集上遊覽。圖╱新華社
在成都寬窄巷子,漢服愛好者表演舞蹈。圖╱新華社
在成都寬窄巷子,幾位漢服愛好者在香包、茶器等展台駐足。圖╱新華社
身著漢服的姑娘在西安漢城湖參加成人禮。圖╱新華社
為社區小朋友做漢服展示表演。圖╱新華社
漢服愛好者自拍。圖╱新華社
在湖南長沙,設計師在工作室裡設計漢服。圖╱新華社

文╱記者白靖利、彭韻佳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漢服愛好者已形成一個無法忽略的族群。公園景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們束髮盤髻,手執團扇,掛佩荷囊,彷彿回到了漢唐時代。

「我很小就被別人說成異類,奶奶有時候還會叫我妖怪。」王瑞節絳脂朱唇,廣袖長裙,彷彿古裝劇裡的人物。她這番話,逗樂了身邊的「同袍」——漢服愛好者喜歡這樣互稱。

「那時一看到他們,我就知道自己找到組織了。」想起初次遇到「同袍」,王瑞節開心地笑了起來。現在,她不再怕被人說成「異類」,因為身邊有了愈來愈多和她一樣的人,而且還有了組織。

透過網路分享愛好

二○○二年,在英國讀書的劉丹從網上看到漢服圖片,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五年後劉丹回國,接觸到漢服的實物,才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有共同愛好。

很快,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雲南省漢服協會。「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想著能給『同袍』們提供一些幫助」。

「早些年,穿漢服還有爭議,很多人會誤以為我們穿的是和服、韓服甚至道袍,或說我們是唱戲的。」劉丹說,十幾年前和「同袍」們走在公園裡,經常會因為「奇裝異服」而被保安攔住詢問。

但近幾年,漢服愛好者已成為一個無法忽略的族群。公園景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們束髮盤髻,手執團扇,掛佩荷囊,彷彿回到了漢唐時代。

一年不到,劉丹創辦的雲南省漢服協會就吸引了二百多人入會。目前,協會會員已達一萬多人,遍布雲南各大中小學和社會群體。劉丹被會員稱為「掌門」,每次辦活動,他只要在朋友圈或幾十個微信群發一條消息,各路「同袍」紛紛響應,頗有武林盟主之感。

網路與社交媒體,成為當下年輕人接觸漢服的主要途徑。

「兩年前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中國華服日』,好奇地點進去看了看,結果一下就入了坑。」身著一身粉色立領斜襟漢服的李卓只有十五歲,說起漢服來卻頭頭是道:「我穿的這一套屬於明晚期的小冰河時期,當時的人為了保暖發明的。」

「漢服分很多類型,既有寬衫大袖,也有緊身小袖,適用於不同場合。」王瑞節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穿漢服,她覺得一點都沒有影響。「我上下班都是騎電動車,穿著漢服,在風裡穿梭。」

漢服圈的「簪娘熱」

現在,各種漢服實體店與網店很多,以漢服製作為主、外延產品為輔的漢服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

但在二○一○年前後,大陸的漢服購買管道還不暢通。王瑞節和「同袍」們只能結伴去布料市場,找自己喜歡的布料,在懂形製的師傅指導下自己動手做。當年聚在一起剪布料的場景,是她們的美好回憶。

筱雅從事漢服設計已經五年有餘。一次偶然的機會,學平面設計的她接觸到了曲靖師範學院的漢服社團。「剛開始是公益性質,幫社團做漢服,後來還挺感興趣,就開始專職做漢服。」

二○一六年,筱雅與朋友一起成立了漢服工作室,開了淘寶店與實體店,原創設計三千套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製作。「『老袍子』比較喜歡手工製作,但完全手工製作的成本太高,所以布料繡花我們會找繡花廠,製作半成品,然後再拿回來自己剪裁製作。」

在王瑞節的「同袍」中,有很多簪娘——喜歡製作漢服發飾、面飾、首飾等不同配飾。

走進昆明正義坊,古香古色的鋪子裡琳琅滿目,擺滿了髮簪髮冠、耳墜瓔珞等產品。這是雲南省漢服協會與正義坊合作的文化集市,專售簪娘們的手工製品。

「現在協會有五十四名簪娘,這些都是她們手工做的。」劉丹介紹。簪娘們在網上購買原材料,根據不同風格搭配所需,製作喜歡的配飾,再拿到文化集市上去賣。

「入坑」只有一年的李卓,已擁有二十多套漢服。她告訴記者:「這都是我當簪娘後買的,全用自己賺的錢。」

李卓也會在文化集市上買「同袍」們做的髮飾。「因為大家做的風格都不一樣,所以很容易就看上別人做的東西了。」她笑稱,「這也是相互幫忙。」

打開傳統文化大門

將漢服融入生活

「當時我的父母特別反對我穿漢服。」回憶起第一次穿漢服,李卓頗有些無奈,「當時他們就覺得現在小孩子的審美怎麼這麼奇怪。」

當時,在李卓父母的眼裡,漢服是一種「奇裝異服」。後來,拗不過女兒的執著,李卓的父母開始和她一起參加漢服協會的活動,慢慢才了解漢服。

「很多人對漢服有誤解,認為漢服是漢代的服飾,其實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飾。」雲南省漢服協會會長劉丹介紹說,「很多人是接觸漢服之後才知道,原來漢族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

「我從了解到漢服之後就開始研究漢服。」還在上高中的李卓經常會看一些關於漢服的書籍,她笑著說,「後來開始讀一些歷史文化的書,感覺對自己的學習幫助還是很大的。」

像李卓一樣的「同袍」還有很多,漢服幫他們打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

在了解更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些「同袍」開始沿襲傳統的生活方式。王畛彤接觸漢服後,也會品茗插花,彈琴抄經。這樣的生活方式影響到了正讀三年級的兒子,「他現在會穿漢服和我一起出門,在家也會學著彈古琴,我們都叫他『漢二代』。」說起兒子,王畛彤滿眼笑意。

開了舞蹈工作室的王瑞節,經常穿漢服到教室上課。「班裡的小朋友會好奇地問東問西,我都會一一解答。」身為老師的她,經常為孩子們普及傳統文化,「有時候也會跟孩子們講講中國的傳統節日,或放一些唐詩改編的歌曲。」

穿上去感覺很自豪

面對互聯網上經常出現的漢服亂搭,劉丹和「同袍」們並不認可。

「漢服並不完全是古風。」從漢服的剪裁規制、衣領袖口到顏色搭配,都蘊含著傳統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在劉丹眼裡,漢服的演變是中國漢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被問及是否會在意周圍人異樣眼光時,王畛彤笑著搖頭:「我們的傳統服飾這麼美,穿上感覺很自豪,也很坦然。」周圍的「同袍」們紛紛點頭。

「我們因漢服聚在一起,相互支持。」劉丹認為,漢服協會的存在與發展既是「同袍」對彼此的認同,也是大家對漢民族文化與風俗有共同的認知,是對民族性的呼喚。

除了一起穿漢服,劉丹也會和會員一起開辦國學經典課,宣講國學知識。「雖然我們只是一股小力量,但也有責任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播,營造傳承傳統文化的氛圍。」

在劉丹看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任重道遠,需要讓更多人了解,但不能停留於此。「它應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活的文化,一種日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